-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方面的要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其中对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命题时,主要考查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一、人物形象解析 诗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如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夫形象;一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蔑视权贵、追求高洁的诗人形象。 二、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一种是正面描写。诗人会抓住人物的肖像衣饰、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整首词通过对人物的衣饰、动作、神态与心理的描写,烘托出一个无限幽怨的思妇形象。一种是侧面烘托,或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烘托罗敷的美貌;或以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烘托了音乐的美妙和人物凄凉而悲伤的心情,刻画了一位沦落天涯的失意者形象。 三、答题模式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②这首诗歌中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步骤: ①找出诗中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 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 ③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 典型例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带郭: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上“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这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对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真题演练 1.(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①、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 ①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作品形象的分析归纳,从“客子光阴诗卷里”可以想象诗人每日吟诗度日,是一个“情趣高雅”之人;从诗歌的题目及“西庵禅伯还多病”“忽忆轻舟寻二子”可以分析得知诗人挂念着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珍视友情;从“纶巾鹤氅试春风”一句可以分析得知,诗人装束高雅,迎风而立,是一个风流飘逸之人。(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综合鉴赏能力。分析此诗,应从对仗手法、情景关系等角度考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一联在当时广为传诵, 诗人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其中苦还是乐,怜还是惜,悲还是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4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5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6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8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9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10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11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走进高考12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函数及其表示配套课件理新人教a版.ppt
-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2讲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配套课件理新人教a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