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的手法复位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脊柱病的手法复位治疗 海南医学院 牛 坤 第一节 脊柱病手法复位治疗概述 病因病理回顾 由于脊椎的退行性变,颈、肩、背、腰、骨盆等软组织慢性劳损、椎间盘突出、脊椎骨质增生、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脊椎先天畸形、咽部炎症感染等病因,经轻微扭挫伤、过度疲劳、睡眠姿势不良或工作、生活姿势不正、感受寒湿、内分泌失调或遭受外伤后,使脊椎、骨盆的内外平衡失调,引起椎间小关节错位、后关节紊乱、骨盆错位,使脊髓神经、血管等受刺激或压迫,继而产生脊柱相关疾病 操作程序 用手法松弛失衡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再根据三步定位法确定的部位及椎体错位的类型,首先松解劳损点肌痉挛,再选用相应的手法进行关节整复。配合用针刺、辨证论治及食疗的方法,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内外兼治、筋骨并重的原则,不仅注重局部错位的整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更注重疏通经络、调理内脏的整体康复,标本兼治,效果明显 一、祖国医学对手法复位的认识 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宣通气血,温通经络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滑利关节,松筋复错 濡润肌肤,黑发养颜 二、现代医学对手法治疗的认识 纠正脊椎、骨盆解剖位置失常 解除痉挛和松解粘连,恢复脊椎内外平衡 缓解和消除疼痛 改善血循环,促使受伤组织修复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作用 第二节 脊柱病常用复位手法 手法、推拿与按摩3个专业名词意义不同 骨科的手法因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脱位的不同,治疗分为基本手法和复位基本手法两大类 从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上来分析,引起脊柱移位力的方向不同,造成错位的形式就各异。因此,针对X线片不同形式的错位,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法进行整复 本节按照颈、胸、腰、骨盆错位的顺序介绍相应的复位手法 选用最多的是龙层花教授的“龙氏正骨手法”,还选用了赖在文教授、黎秉衡、美式徒手整脊手法和在临床实践中改进的常用手法 流派不同,但整复错位的目的相同 ※复位前需松弛周围软组织※ 在手法应用之前,要按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病变部位,按X线片分清椎体移位之形式选相应手法纠正 进行手法复位之前,要用滚法、揉法、按法、点法、弹拨法等手法松弛患椎上下6个椎体附近的软组织,以利于手法复位 对于错位部位紧张痉挛的软组织,除用手法推拿外,还可选用红外线、微波治疗仪、频谱治疗仪、神灯、电脑中频、超短波、低周波、火罐、刮痧、中药外敷、熏洗等方法 勿强求弹响声 关节的响声既可在正常关节出现,亦可在错位脊椎复位时发出,因此,响声并不一定代表错位关节已复正 但这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复位过程中切忌强求响声的做法 复位后疗效观察 脊柱相关疾病的症状消失,明显减轻或部分减轻 原有的脊椎或骨盆错位体征,经触诊检查棘突、后关节突、横突等排列正常,骨盆对称或错位程度比治疗前改善 错位椎旁无压痛或有轻压痛 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或比治疗前改善 治疗前的阳性检查已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X线片复查,在同一投照角度,患者同一姿势,同一拍X线片条件下 龙氏正骨推拿口诀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勿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一、颈椎相关疾病复位手法 (一)仰头摇正法 用于枕寰、寰枢关节错位 仰卧、低枕,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作上仰(仰头可使颈2~7椎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放松头部后,将头转成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弹响“咯得”声 (一)仰头摇正法 亦可于坐位下进行 患者端坐,术者站立于其后,双手前臂分别轻置于患者两肩上,其中一手掌托其下颌,手指紧贴其面颊,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作上仰再漫慢侧转,在缓慢左右摇动2~3下,术者感到患者头颈已放松后,托下颌的手将患者头转成较大幅度时,稍向患者的后上方加有限的闪动力,多可以听到关节的弹响 (二)坐位旋转复位法 用于枕寰、寰枢关节错位 坐于矮凳上,身稍后仰,靠于术者身上。术者摸准其患椎棘突,以第2颈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以左手拇指轻轻扶按于第2颈椎棘突的右侧缘,令患者低头至第2颈椎棘突稍向上将皮肤顶起,使该处的皮肤被拉紧,头的前弯就以此为度(过或不及均可影响复位的效果,增加复位的难度) 保持此角度不变,将患者头稍向左摆,并将面旋向右 术者稍弯腰,用胸部轻轻压住患者头部,使其保持此角度,屈右前臂,用肘弯勾托于患者下颌,前臂及手部配合胸部将患者头颈部抱住,并稍向上提拉,带动患头在此角度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协同配合,右手带着患头继续向右稍作超限度旋转,左手拇指同时将第2颈椎棘突向左侧推顶 (三)低头摇正法 用于颈2~6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关节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