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光学活性关系的探讨
林崇熙 柳敬元 王安 叶秀林*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
摘要 本文合成出系列的L-半螺旋型酒石酸衍生物 1-6, 检测其比旋光度, 发现酒石酸二乙酯 2 ([?]D25 = 3.00(, DMSO) 形成2,3-O-亚异丙基酒石酸二乙酯3后旋光急剧往左偏移 ([?]D25 = -45.03(, DMSO), 3酰胺化后旋光往右偏移 (4a: 11.19(, 4b: 2.14(), 还原产物的旋光值往左偏移 (5a: -0.52(, 5b: -4.92(, 6: -2.95(). 本文试图从分子的半螺旋结构与基团的极化性质来了解旋光规律.
关键词 酒石酸衍生物, 半螺旋结构, 比旋光度, 光学活性
中图分类号 O62
0 引 言
分子的光学活性是一个令人讶异与着迷的大自然现象, 分子结构与光学活性间的关系迷惑了化学家逾百年, 到目前这个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 由大量资料的积累与归纳演绎, 有一些关系规则被提出来1, 例如 Vant Hoff 的叠加规则, Freudenberg 的衍生物位移规则, Hudson-Klyne 的羟基酸内酯规则等. 然而这些规则只能适用于少数结构范围, 经常有例外发生, 例如涉及氢键因素, 这些例外说明了结构与光学活性间关系的全貌仍有待多方面广泛的资料收集与进一步的探索. 1950年代发现不具手性中心但有明显螺旋结构的六螺苯呈现出极高的旋光数值2, 此发现使分子旋光的诱导因素增加了螺旋结构的变数. 承续本课题组以前研究3, 本文继续探讨L-型酒石酸衍生物的半螺旋结构的旋光性质, 企图了解这类化合物结构和比旋光度的关系, 希望能能对分子结构-光学活性关系的了解提出一些信息贡献.
1 实验部分
酒石酸衍射物的合成
将L-(+)-酒石酸与乙醇在盐酸的催化下回流24小时4, 萃取除去盐酸后, 产物经减压蒸馏得到酒石酸二乙酯2 (88.5 %, 140 (C/7mmHg ). 二乙酯2与丙酮在脱水剂原酸酯 HC(OEt)3 存在下回流, 得到高产率的亚异丙基酒石酸二乙酯3 (86.4 %, 125 (C/2mmHg ). 二乙酯 3 与氨气或甲胺气 (氨水或甲胺水溶液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得到) 在乙醇溶液中室温反应8小时分别得到白色固体二酰胺4a (95.4 %, m.p.138-9 (C, 1H NMR (CDCl3): ( 1.49 (s, 6H), 2.87-2.90 (d, 6H), 4.51 (s, 2H), 7.06 (s, 2H); 13C NMR: ( 25.96, 26.07, 77.34, 112.16, 170.13) 与二甲酰胺4b (92.6 %, m.p.162-4 (C, 1H NMR (D6-DMSO): ( 3.33 (s, 6H), 4.43 (s, 2H), 7.39-7.47 (d, 4H); 13C NMR (D6-DMSO): ( 26.20, 77.37, 111.50, 171.31). 将酰胺4溶于四氢呋喃以过量的氢化锂铝还原, 可以得到二胺5a (72.2 %, 1H NMR: ( 1.42 (s, 6H), 2.87 (d,4H), 3.79 (t, 2H)) 与二甲胺5b (70.5 %, 1H NMR: ( 1.40 (s, 6H), 1.98 (s, 2H), 2.46 (s, 6H), 2.73-2.75 (d, 4H), 3.90 (t, 2H); 13C NMR: ( 27.12, 36.60, 53.97, 78.39, 108.74. DEPT: CH3 carbons: (2 peaks) 27.12, 36.60; CH2 carbons: (1 peaks): 53.97; CH carbons: (1 peak) 78.39). 为了提高收率, 淬灭氢化锂铝后残渣用乙醚在索氏提取器长时间提取, 产物经减压蒸馏纯化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酒石酸二酯3在四氢呋喃中以氢化锂铝还原得到二醇6, 以减压蒸馏纯化产品 (80.7 %, b.p.125-6 (C/1mmHg, 1H NMR: ( 3.06 (s, 2H), 3.75 (m, 4H), 3.94 (t, 2H), 5.03 (s, 2H)).
1.2 光学活性的测量
于容量瓶中精确称量化合物1-6 的重量, 加入适当的溶剂 (如DMSO), 于25 (C测量旋光数值. 将所测数值除以浓度, 得到比旋光度. 以DMSO为溶剂, 化合物1, 2, 3, 4a, 4b, 5a, 5b, 6 的比旋光度 ([?]D25 ) 分别为 = 0.29(, 3.00(, -45.03(, 11.19(,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