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运用一般化的策略的调查研究.pdfVIP

中学生运用一般化的策略的调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 要 代数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而一般化作为代数思维的核 心,既是成功的代数学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国内关 于学生一般化的实证及认知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 试,主要考察由算术学习向代数学习过渡阶段,在解决不同种类的模式问题中, 学生对数据和数量关系进行一般化的策略、能力及认知的情况。 本研究选取上海某普通中学六、七年级共201名学生进行测试卷调查及个别 访谈,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统计,通过量的及质的方面的分析,得到在学 生一般化的策略方面的主要结论有: 1、线性模式中,学生一般化所使用的策略多种多样,且随着问题表征方式、离 散或连续情况的变化,策略也呈现很大变化。 2、非线性模式中,学生偏好从图形规律入手进行一般化,六年级的错误策略主 要由于对图形结构的认知错误;七年级的错误策略主要由于对数字规律的探 索错误。 3、计算过程的模式问题中,六年级学生偏好用文字表达一般化,七年级学生偏 好使用形式化语言表达一般化。两个年级都表现出更加关注运算过程中的数 量关系而非运算结构的现象。 在学生的一般化的能力方面的主要结论是:学生昀困难的是非线性模式问题 的一般化;对于离散的线性模式,图形表征下的一般化易于文字表征;六、七年 级直觉地表达一般化的方式是明显不同的;七年级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模式问题以 及各种表征的离散型模式的理解比六年级学生更加深刻,但对于连续型模式问题 的理解与六年级相比变化不大。 在学生推理、表达一般化的认知特点方面,研究结果将学生在一般化过程中 经历的认知层次大致分为六个:1、寻找局部共同性??尝试归纳阶段;2、确定 局部共同性,但不能得到任意项的表达??算术的一般化阶段;3、通过数字操 作给出任意项的表达??计算过程的一般化阶段;4、压缩数字计算操作??计 算对象的一般化阶段;5、使用符号语言表达??形式化的一般化阶段;6、形成 图式??图式的一般化阶段。 关键字:一般化,代数思维,策略,认知特点iABSTRACT It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algebraic thinking in algebraic teaching. As the core of algebraic thinking , generalization is not only the essential ability to master algebra, but the important thinking method on mathematics. This study tries to examine students’ generalization strategies, abilities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in solving pattern-based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al stage from arithmetic to algebraThis survey on 201 students in a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in Shanghai has some findings. From the aspect of generalization strategies, we find that,1、In linear patterns, students use several strategies which change as the problem representation, discrete or continuous change; 2、In nonlinear patterns, students prefer to explore figure to generalize. The false strategies of grade-six students are mainly due to wrong cognition of the figure structure, while grade-seven students due to the false exploration of law of numbers; 3、In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patterns,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prefer to express generalization in words, while seventh grade students in formal languageBo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