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中文摘要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是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本文从国有银行的产权
特殊性和制度初始化条件的特殊性出发,将国家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考察,认为国
家利益最大化是制约国有银行体系制度变迁的最主要约束条件。从更广阔的视角
去认识和解释制度变迁的规律,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下对国有银行的现状及改
革方向展开研究。
本文在理性经济人假定条件下,首先做出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治银
行家在内的各理性经济人行为均受自身利益最大化趋动和约束的判断。在对国有
银行制度变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阶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具有
渐进性、滞后性、强制性及对政府干预的路径依赖特征,从国有银行公有产权性
质出发,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是由国家效用最大化的阶段性利益取
向决定的,而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最终演变趋势是逐步实现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
性变迁转变。
作为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国有银行的绩效判断指标区分为其自身的厂商绩
效和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市场绩效,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国有银行经
历了厂商绩效目标与市场绩效目标的背离与一致过程。中央政府目前在国有银行
的制度变迁中处于维持干预的制度性风险,及退出后的制度缺口两难境地。在确
定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中国家效用最大化的约束逻辑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
诺斯悖论,指出国家效用函数具有从租金收益向税收收益动态优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政府对公有产权保护的内在倾向性,既得利益集团对现有制度的维护,以及
产权界定成本的存在,使我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出现滞后性,以增量改革为主的
转轨经济是为了维护政府利益形成的次优制度安排。
基于如上研究,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需要完成两个核心性任务:一是对政府的
角色和功能进行定位;二是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未来发展方向。公有产权决定了
还原政府的市场角色是国有银行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国有银行未来的制度变迁
方向是将国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彻底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以自身的厂
商绩效为追求目标,符合国家效用函数对有效率的产权基础上的税收收益增长的
III
目标;将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有关的长期投资进一步分离给政策性银行,满足政
府的社会绩效目标。
本文在研究上得出了如下结论:国家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构成国有银行制度变
迁的演进逻辑;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质是内外生规则的博弈过程;国有银
行制度变迁具有渐进性、滞后性、强制性以及对政府干预的路径依赖特征;国有
银行制度变迁中经历厂商绩效目标与政府利益取向的背离与一致两个阶段;国有
银行制度变迁中政府面临着制度性风险与退出约束的两难选择;双轨制是政府为
实现保护公有产权利益倾向而采用的次优制度安排;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实现
是由租金收益向税收收益转变的动态优化过程;国有银行制度的成功变迁有赖于
政府的市场角色回归。
关键词:国有银行,制度变迁,演进逻辑,国家效用函数,动态优化
IV
Abstract
As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state-owned bank is one of the main
proposi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particularities of bank’s property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takes the
nation as an endogenous variable, and finds the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nation is the major restricted condition of the institu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