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卷第9期 亚太传统医药 V01I3 No.9
2007年9月 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 Sep.2007
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陆丽明,陈楷涛
(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湿疹类皮肤病是由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
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有些机制仍不十分明了,部分研究缺乏针对性。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发
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湿疹;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7)09—076—04
1遗传学的研究 2致敏原与细菌超抗原学说
湿疹患者具有一定的过敏素质,可能受遗传因素 湿疹的病因复杂,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dermatitis,AD)为一种常是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如生活坏境、气候条件等均
支配。如异位性皮炎(Atopic
慢性、难治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遗传性和 可导致湿疹的发生。外界物理化学性刺激如日光、紫
明显的年龄阶段性。据统计,大约70%~80%的患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
者有家族遗传过敏史,但家族成员所表现出的过敏性 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疹,日常用品如
疾病却不一定与患者相同。Uehara与Kimura调查香脂类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也可诱发湿疹,某些食
了270例成人AD患者,其中60%的子女患有同样
物致敏原同样可使湿疹加重。罗小军[4]等对82例湿
的疾病;双亲均发病者,有81%的子女亦患病;父母 疹患者进行了皮肤过敏原检查。根据测试结果,前
中有一人患AD,一人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者,其子 20项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屋尘螨78.32%、粉尘
女的发病率为59%;若父母中只有一方患有AD,其
子女的发病率为56%;另有研究指出,同卵双生子的
发病为89%,而异卵双生子的发病率为28%[1]。在
与性别关系方面,M6hrenschlagerM[2]等的研究结
果表明:特应性和湿疹在男孩和女孩间的发展不
同。男孩更具特应性,而女孩明显易患与特应性无 科14.5%、橙子13.3%。
关的湿疹。学龄前女孩非特应性湿疹主要在2岁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感染性变应原在湿疹的发
以后才发生。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导致了这 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
种差别。 菌分泌的超抗原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原因之一。超
AD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免疫反 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蛋白所构成的新
应的基因方面,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位于6p)、 的抗原物质。此类物质可直接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
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d/8链基因
为多数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致其活化。这种能使
(14q11.2)、细胞因子基因簇(5q31~33)及IgE高亲合
力受体J3亚单位基因(11@3),这些基因的多态性、突多数T淋巴细胞活化的抗原被称为超抗原。杨蜀
变或异常表达可能与AD有一定相关性[3]。
作者简介:陆丽明(1985一),男,汉族,广东佛山人,2004级七年制在读学生。
一76—
万方数据
第3卷第9期 亚太传统医药 V01.3No.9
Medicine
2007年9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