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工控信息网 收录
基于CMOSens技术的数字湿度/温度传感器SHT11及其应用
王汉芝 刘振全
摘要:瑞士Sensirion公司的智能型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具有数字式输出、免调
试、免外围电路、功耗低、高可靠性及全互换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其内部结构、
测量原理,分析了其非线性补偿、温度补偿及自动校准技术,并以水果保鲜库
温、湿度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SHT11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 CMOSens(r);温、湿度传感器;SHT11;非线性补偿;自动校准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自动化与控制时代,湿度、温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智能化建筑、
国防、气象、环保、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纷繁复杂的测量和控制技术领域获
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除对传感器的普通性能 (如精确度、长期漂移特
性等)感兴趣外,还把目光聚集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元件尺寸、数字
化、简单和快速的系统综合特性上。
采用CMOSens(r) (Ce-mo-Sens)专利技术 (CMOS和传感器技术的融合),瑞士
Sensirion公司研制成功了SHT11型智能化湿度/温度传感器,其外形尺寸 为
7.5(mm)×5(mm)×2.5(mm),体积与火柴头相近,如图1所示。出厂前,每只传
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室中做过精密校准,校准系数被编成相应的程序存入
校准存储器中,在测量过程中可对相对湿度进行自动校准。它不 能准确测量
相对湿度,还能测量温度和露点。
二、SHT11的内部框图与测量原理
(1)SHT11的内部框图
SHT11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了相对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放大
器、14位A/D转换器、校准存储器 (E2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状态
中国工控信息网 收录
寄存器、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寄存器、二线串行接口、控制单元、加热器及
低电压检测电路。
(2)测量原理
该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首先利用两只传感器分别产生相对湿度或温度的信号,
然后经过放大,分别送至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校准和纠错,最后通过二
线串行接口将相对湿度或温度的数据送至微控器。其芯片内部有一个加热器,
利用加热器可实现以下三种功能:
①通过比较加热前后测出的相对湿度值及温度值可确定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加热器可避免传感器凝露;
③测量露点时也需要使用加热器。
三、SHT11的主要特点
1、校准 传送”:在单一芯片上包括信号处理、校准数据储存和校准数字输出的
完整传感器模块;不包括再校准转换。
2、高度集成的多合一传感器模块:与简单的电容型传感器元件不同,SHT11系
列传感器无需另外的模拟电子电路,并可直接被微控制器访问;温度、供电、
电容偏差及漏电等变化都不影响精度。
3、基于同一芯片的两种传感器:既可以测量湿度又可以测量温度,同时可做精
确的露点计算。
4、防浸泡功能:与大多数电阻型和电容型传感器不同,SHT11传感器即使被浸
湿也不会失灵或出现误差。
5、高可靠性: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形式,所又降低了元件失效的风险并减少受
电子信号的干扰。同时集成电路信号精确度比外部模拟电子电路好得多。
6、智能传感器系统,具有自我检测性能。
7、卓越的长期稳定性,无需再校准。
中国工控信息网 收录
8、反应迅速,小于4s。
9、低能耗,极低能量消耗,可用电池供电。
10、低滞后, 为±1%,比其他大多数传感器好。
11、湿度测量范围宽,在0%RH~100%RH,测量精度为±5%,一些传统型传感器
在低于30%RH时,就已经不能准确测量了。
12、采用片内稳压电路,与大多数简单的电阻型和电容型传感器元件不同,SHT11
传感器模块的测量精度不受电压不稳定的影响。
13、传感器体积小, 为7.5mm×5mm×2.5mm。
由于将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单一的个体,这能使测
量的精确度提高,并且可以精确测出露点而不会产生由于传感器随温度梯度变
化而引起的误差。该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合为一体,这不 使信号强度最优化,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长期稳定性,这在大多数应用中极其重要;同时,A/D转换也
可一并完成,使传感器对噪音不敏感。而且,SHT11芯片本身的求校验和功能可
使芯片更可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传感器芯片装载的校准数据保证了每一
只温度传感器都有相同的功能,可以100%互换。传感器芯片可以直接通过数字
化2-线接口与任何微处理器系统连接,使相 应用系统开发时间大大缩短。
四、非线性和温度补偿及自动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