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漆器艺术的审美意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社会科学 2010 年第12 期 楚漆器艺术的审美意蕴 吴海广 (中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摘要:战国时期楚国漆器艺术是楚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和典型代表。楚漆器艺术承载着楚漆器工艺、造 型、纹饰和绘画等多种审美元素。楚漆器艺术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当时道器思想相映生辉;楚漆器艺术的造型呈 现和谐与神秘奇特美;纹饰飞扬流动、漆画则有神人相映的审美特质。可从楚漆器艺术的工艺、造型、纹饰和绘 画等方面进行审美的透视和分析。 关键词:楚漆器;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K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8477(2010)12- 0196- 03 楚地拥有丰富的漆树林,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割漆”已 “道”和“器”的关系,即所谓“技以载道”,道器并举,把形而 经是一项十分普遍的生产活动,一般的木工匠都能制作漆 下的制造技术和形而上的思想结合起来;其次,强调的是 器,战国时期漆器生产繁荣昌盛。楚人利用生漆耐水、耐 “技”和“艺(道)”的关系,即所谓“道进乎技”,庄子认为得 磨、耐土壤腐蚀等优点,制作轻便耐用的生活用品、观赏性 道的境界就是“道”超越单纯“技”的层面,既达到艺术的境 工艺品和丧葬祭祀用品。作为工艺美术类型,楚漆器艺术 地。正如庖丁的技术达到“合于桑林之舞”、“莫不中音”的 指楚漆器的工艺和艺术,是以天然漆为原料,髹饰在木、 地步,庄子把“道进乎技”者出神入化的操作视作纯粹的艺 竹、皮等胎体上的集工艺、造型、纹饰和绘画与一体的综合 术品。作为漆园吏的庄子,他的“道”、“技”观念在楚漆器造 艺术形式。从艺术史的角度审视,漆器艺术都是先民文化 物实践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影响力,抑或是受到楚漆器造 理念的视觉表征,手工技艺的形式化。通过对楚漆器艺术 物观念多大的影响,我们无从知道,但透过庄子的“道”、 审美元素的透视和分析,可以了解楚先民的艺术情怀和精 “技”观念,我们能充分理解楚人漆器的造物观念,大量的 神世界。本文拟从楚漆器的工艺、造型、纹饰和绘画等层面 楚漆器艺术反过来可以印证老庄的审美哲思。 进行分析,透视其中的审美意蕴。 漆器的制作是一种很精细的工艺,在楚漆器的生产过 一、“道”“技”相济的工艺美 程中一般包括有素工、上工、包工(或刨工)、造工等多个工 战国时思想文化领域异常活跃,造物的道器思辨蔚然 种,分别进行制胎、涂漆、描绘花纹或打磨。战国中后期,楚 成风。 自《易经·系辞》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 国上层贵族的奢侈享乐生活愈演愈烈,为了尽量夸耀财 之器”的“道”“器”思想之后。《周礼·冬官·考工记》有:“天 富、权势和愉悦感官。漆器品的制作越来越追求精细奇巧 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或表现技艺之精湛。道器倾斜,“奇巧淫技”得到鼓励。漆器 [1](p1) 的制胎和髹饰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并拓展了彩绘、贴金 指出了我国最早的造物原则和法度。 儒家的《尚书·泰誓 下》中提到:“效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和铜扣等多种装饰技巧。制胎工艺的专业化程度空前提 提出了“奇技淫巧”的概念。在《礼记》中说“毋或作为淫巧 高,胎体在木胎为主的基础上,发展了夹纻胎、竹、铜、皮和 以荡上心”,“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因此, 扣器等多种工艺。木胎的制作手段发展到斫、镟、锯、圆雕、 无益于国计民生,蛊惑人心或只是取悦于人的造物技术被 浮雕和透雕等多种方法。其中,最有特色的木胎漆器是采 抑制。庄子在《天地篇》中讲到:“能有所艺者,技也。”他常 用圆雕、浮雕、透雕以及榫卯结构、粘接工艺等综合手法制 常以出神入化的技术操作为比喻来解释“道”与“技”的密 成,如“镇墓兽”、彩绘木雕座屏和虎座立凤等。在大漆(生 切关系,如《庄子·养生主》中讲述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在他 漆)精制技术基础上,楚人发展运用了脱水精制漆和加油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