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第 1期 统计 与信 息 论 坛 2013年 1月
V0L28 No.1 Statistics& InformationForum Jam ,2012
【统计调查与分析】
新浪微博社会网络的自组织行为研究
李林红,李荣荣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
摘要:互联网社会网络主要用于信息传播与共享,这种行为的自组织性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根据自组
织理论,新浪微博社会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从整体网络、个体网络、小团体、小世界效应构建模型,并以
“可持续发展”话题为例,采用 “滚雪球抽样方法”,考虑网络用户间的 “发布、转发、评论、@、回复”关系,进行实
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自组织行为;整体 自组织现象弱,局部明显;由于网络用户角色不同,围绕
网络用户形成的自组织网络凝聚强度不同。
关键词:社会网络;微博;自组织;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13)01—0o88一O7
@”其他网络用户发布的微博,通过这些行为建立、
一 、 引 言 维持或改变他们之间的既有关系。微博构建的社会
互联网社会网络是为人们提供社会性网络的互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行为系统,它总是在永
联网应用服务,主要用于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曾明 不停息地变动,是一个 “活”的动态系统。微博信息
彬、周超文曾简单提到社会网络具有 自组织特性口]。 传播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一是沟通比较灵活便
王京山指出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 自组织系统[2]5。。 捷。微博通过API,将诸如桌面客户端、浏览器、移
互联网社会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是一个信息传播系 动设备等多种发布途径有机集成,支持随时随地、无
统,它是由网络用户、主机系统、网络信息资源、传播 处不在的沟通。更显著地是,微博与手机的结合,具
通道(包括网络互连设备、网络传输协议、网络传输 有跨时代意义,是互联网交互行为的重要体现。二
介质)、传播关系与传播效果等要素组成,具有整体 是强烈的表达欲。微博的特性是简单、随意,发布比
结构和功能,具体到每个子系统又由数量庞大的下 较灵活,人们可用只言片语表达 自己的所思所想、所
层子系统或要素单元组成,这些子系统和要素之间 见所闻。三是特殊的 “关注”传播机制。微博通过
存在密切的竞争与协同作用。互联网社会网络信息 “关注”及转推功能,分享信息进行交流沟通,当博主
传播行为是一个动态的信息传递过程,永不停息地 发起话题时,他的“粉丝”会参与话题并转发给更多
传递和分享信息,具有动态演进的特性。作为互联 人,实现了话题的无限传播。
网社会网络的一种重要形式,微博 (即Twitter)习惯 在当今社会,微博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
指 “微型博客”,是 日前流行的一种社会网络。作为 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信息把
信息发布的空间,网络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即时 关等带来新挑战,逐渐成为学者和社会媒体广泛关
聊天工具等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不超过 注的对象。而 目前关于社会网络是否存在自组织行
140个字符)、图片和视频等微博。作为信息交流的 为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情形,本文以 “中
空间,网络用户可以实时 “关注、转发、评论、回复、 国微博市场领头羊”新浪微博为例,从互联网社会网
收稿 日期:2O12一Og一14;修复日期:2O12—11—14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可持续发展问题群体认知的涌现规律研究——以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例》
(707630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为窥镜面罩复合高频通气在无痛纤支镜检中的应用研究.pdf
-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文化繁荣添瓦助力——访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pdf
- 为小微实体服务,开创小微金融新局面——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顾问、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pdf
- 围绕主题主线 提高质量效益 全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pdf
- 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的形成与检讨——以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为中心.pdf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治疗及危险因素探讨.pdf
- 维生素K2促进大鼠肝再生模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研究.pdf
- 伟大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 宝贵的经验——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20周年之际.pdf
- 伪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法律人才培养的迟滞.pdf
- 卫爱武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经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