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pdfVIP

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巾■农翻爆囊 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 影响因素分析 — — 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 李超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2006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4-i-的农民工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建立 Logistic模型和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工集体行动和集4~-f5-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实证结 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对 《劳动法 的认知、是否参加同乡会对农民工是否参加集体行动有 显著影响;受,t-ff程度、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打工地朋友数量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集体行 动参加次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农民工 集体行动 次数 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 根据库兹涅茨 (1955)的 “倒U形”理论假说,当一国人均GDP达到 1000美元时,整个社会 面临经济发展的拐点,此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比较突出,各类社会 问题和社 会运动明显增加。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于建嵘撰 文提出,近 10年来,中国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着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国群体性事件从 1993年的8709 宗增加到1999年的32000多宗,在2003年迅速增加到60000宗,2004年为74000宗 。赵鼎新(2006) 指出,2005年,中国百人以上的集体事件就有4.7万起,而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蔡禾 (2007)的研 究指出,广东省从2001年到2004年,政府有记载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从2358起增加到4008起 。刘 小敏、郑梓桢 (2005)在 《广东社会与人口发展蓝皮书》中也指出,“近年来,以外来人口为主体的 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2004)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03年,广东惠 州市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集体上访、罢工等群体性突发事件 85起,占突发事件总数的85%。 冯建华 (2008)也提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白2000年至2004年,因利益受侵害而参加集体行动 的农民工从2001年的l6万多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5万人次。可见,群体性事件成为很多社会成 员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方式,其中尤以农民工的集体行动最为突出。那么,城市农民工的集体行动 本研究是蔡禾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 (批准号:05ZD034) 和刘林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 “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蔡禾教授的悉心指点,特此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于建嵘: 《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2007年 10月30日。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关于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报告》,2004年。 .. 45. 农民工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是如何发生的?什么因素会影响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的次数?基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2006年对珠 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 二、相关研究回顾 长期以来,控制与反抗是劳资关系永恒的主题,资方追求利润和劳方期待公平的利益诉求差异 的增加加剧了劳资矛盾,进而引发诸如工人的罢工、集会等抗议行动。依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 展经验,市场化的发展会加剧工人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纷。Edwards(1979)指出,当传统的庇护一 — 依赖型社会契约被具有 自主性和追逐利润的管理者所取代后,劳资关系的紧张不可避免。此外, 经济现代化会促进民主化。Friedman(1962)认为,市场经济的溢出效应还会加强人们的权利意识 和社会参与的要求。Inkeles(1974)指出,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水平和教育水平 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工人,更有可能向企业管理者 发出挑战。从微观角度来看,Gun(1971)指出,工人对现状的不满或者现实与期望间差距的拉大, 都会使人们发起对企业管理者的挑战,工人的相对剥夺感会进一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