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从汉代画像石图像论其 “粉本”设计①
郑立君 (杭州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粉本”这一话语主要是在民间画工中流传的,它是画工用 以作画的稿本或样本 的通称。汉代画像石图像的雕造是
有其 “粉本”的,民间雕刻艺人应该是依据一定的绘画样本而雕刻的。汉代画像石图像的 “粉本”设计范围是广泛 的,设
计 目的是以墓主和现世 中人的生存生活为 旨趣。它没有固定的 “格套”,而有一定的程式,图像设计体现 出 “放意相物”的
创意思想。汉代画像石图像的 “粉本”设计也不是完全 出自民间画师或画匠之手,应该有 “专业画家”或 “文入画家”的
介入 ,并与同时期丧葬礼仪性 艺术具有相同的艺术风格 。
[关键词]画像石;“粉本” 设计 目的;程式化;创意思想;风格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08)04—0049—05
汉代画像石是在打磨光滑或较粗糙的石材平面 工是一支重要 的艺术群体 ,他们适应着民间信仰和
上 ,用雕刻技艺造像并施彩色的建筑构件。它 “实 民俗 的需要而从事寺观庙宇、楼阁阙墓等的壁画绘
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 、墓地祠堂 、墓阙和庙阙等建 制、建筑彩画和雕刻造像等 ,也有的画肖像或卷轴
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其所属建筑 ,绝大多数 画 (包括水陆画、历史故事画、风俗画及 山水、花
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在本质意义上汉画像石 鸟虫鱼之类),还有的专为年画店绘稿或作彩灯及
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就造型艺术而言,汉代 工艺品的装饰。画工们 的技艺、画诀和粉本 ,世代
画像石是一种特殊 的民间艺术样式 ,为汉代造型艺 相传 ,师徒相授,其中亦不乏技艺高超的画手。
术 中的精品之一 。 而汉代画像石 图像是否有 “粉本”,就作者能查
“粉本”这一话语主要是在 民间画工中流传的, 到的资料看 ,未见文字记载 ,但作者认为汉代画像
它是画工用以作画的稿本或样本的通称 。据文献记 石图像 的雕造应该是有其 “粉本”的,民间雕刻艺
载 ,早在唐代就 已出现 了 “粉本”概念 。唐朝名画 人也应该是依据一定的绘画样本而雕刻的。可以这
录 中记载 :“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 ,遂 样理解 ,画像石之所 以被称为 “画像”石 ,因为它
假吴生 (吴道子)驿驷 ,令往写生 ”。吴回到长安玄 “是一种石刻绘画,这种造型艺术 ,按成型技术来
宗令其于大同殿上作画,一 El内完成 “嘉陵江三百 说 ,应属于雕刻 ;依其整体艺术形态而言,实似绘
余里”风光。玄宗 问其状 ,奏 日:“臣无粉本 ,并记 画,故习称为画像石”。l6l画‘‘像”这一概念在汉代就
在心”。l2元代画家夏文彦在 图绘宝鉴 中较详细 已使用,后汉书 -蔡 邕传 说其死后,“兖州、陈留
地解释 了 “粉本 ”及应用方法 :“古人画稿谓之粉 间皆画像而颂焉”。 北魏末年 的郦道元和后来的宋
本,前辈多宝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 自然之 代赵 明诚等人在 水经注 、 金石录))等著作中记
妙。宣和 、绍兴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 ”。“其法有二 : 录画像石时都沿用 了汉代人的叫法 。既然被称为画
一 是用针按画稿墨线密NzI,~L,把粉扑入纸 、绢或 像石,它与绘画的联系就非常紧密了。有学者称 “画
壁上 ,然后依粉点作画。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垩 、 像石是 二‘手的艺术 ,l8那它的一手艺术就应该是
土粉之类,用簪钗按正面墨线描传于纸 、绢或壁上 , 其样本 ,应该是当时的民间艺人们通过石头、凿等
然后依粉痕落墨”。1]有的 “粉本”是为教徒授艺所 物质材料和借助雕刻技艺把绘画文本转换成石头
用 ,也有些是作为制作壁画等的小样本 ,即具体绘 图像 ,而在转换过程 中绘画文本成为 了画像石 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JOURzAL01z》NJ乏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