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与“欠”的历时演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第 10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1O.2011 (总第 196期) GUANGXISHEHUIKEXUE (Cumulatively,NO.196)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1.10.030 “负”与 “欠”的历时演变 吕志峰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摘要] “负”表 “受贷不偿”的意义中土传世文献最早见于西汉,出土文献最早见于战国后期,宋代之 后 口语文献中少见。 “欠”表 “受贷不偿”义最早见于唐代前期,元明清时期逐渐取代 “负”,且一直使用至今。 “欠”替换 “负”主要与语言表达经济性原则、词义之间的竞争有关。 [关键词] 负 欠 演变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11)10—0126—40 “欠”表 “欠钱、欠债”义在现代汉语 中颇为常 期相比有 了比较大的变化 。 “负”表 “受贷不偿”义 见,但其实这个义项产生很晚。“欠”,甲骨文字形作 共出现3次,这也是迄今所见 “负”表此义的最早文 献用例。 ,像人张着 口打呵欠,《说文 ·欠部》:“张 口气悟 (1)坐官以负赏(偿),未而死,及有罪以收,挟 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欠 ”的本义是打呵欠。 出其分。其已分而死,及恒作官府以负责(债),牧将 《说文 ·贝部》:“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 公畜生而杀、亡之,未赏(偿)及居之未备而死,皆出 日:受贷不偿。”可知,今天 “欠钱、欠债”的意思,古代 之,毋责妻同居。(《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率十八 曾经由 “负”承担,那这两个词何时在这个义项上出 种》) 现了替换,替换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入探讨。 (2)居赀赎责(债)欲代者,耆弱相当,许之 。作 一 、 “负”、“欠”表 “受贷不偿”义历代文献考察 务及贾(价)而负责(债)者,不得代。一室二人 以上 (一)先秦时期 居赀赎责(债)而莫见其室者,出其一人,令相为兼居 笔者穷尽调查了十三经、《墨子》《老子》《楚辞》 之。居赀赎责(债)者,或欲籍 (藉)人与并居之,许 《国语》《逸周书》《战国策》《管子》《鬼谷子》《庄子》 之 ,毋除 (徭)戍。(《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率十八 《商君书》《孙子》《苟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 种》) 氏春秋》共 28部先秦传世文献,“负”主要表示 西汉时期的文献,笔者调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 “恃”、“担”、“背”、“不胜 ”等义,“欠”主要表示 “打 《春秋繁露》《法言》《韩诗外传》《淮南子》《新书》 呵欠”、“欠伸”等义,二者均不表 “受贷不偿”义。 《山海经》《史记》《吴越春秋》《说苑》《新序》《盐铁 (二)秦汉时期 论》11部传世文献以及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尹湾 笔者调查 了 《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十八种》, 汉简》2种出土材料。东汉时期笔者调查了东汉汉译 “欠 ”的用法与先秦时期相 比没有任何变化 ,依然表 佛经 《汉书》《风俗通义》《潜夫论》《论衡》《太平经》 示 “打呵欠”、“欠伸”等义,而 “负”的情况与先秦时 《古诗十九首》《黄帝内经》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