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球不同型態發球 介紹與比較
1 2 1
邱文信 趙峻郁 林家輝
1 2
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國立高雄餐旅大 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發球是 比賽中第一波進攻的方式,也是能否取得場上主動權的關鍵。現今排球選手大多
都改用跳躍發球的方式來進行發球,因為跳躍發球 它的球速快、球飛行俯角 大,這些優點能
造成對方接發球的失誤,但本身的失誤率也會提高。 過往文獻大多是研究單一選手跳躍發球
的運動學分析,較少有不同發球型態的綜合運動學及 比較,為了讓選手瞭解跳躍發球時動作
的正確性, 本文利用生物力學來分析跳躍發球各 分期的參數 ,並利用肩上發球來做為比較。
近年來跳躍發球使用比例大增,且得分率也比肩上發球來的高 ,
但跳躍發球的失誤率 相對較
高 ,因此就有選手結合了兩種發球方式的優點,創造出新的發球方式:跳躍平擊球。跳躍平
擊球近年來廣受選手的使用,利用跳躍來提高擊球點,讓球飛行的俯角增大,增加發球的威
脅性 ,但相對跳躍發球卻有較低的失誤率。
關鍵詞:跳躍發球、跳躍平擊球
0918-213659 FAX :(03)5626262
通訊作者:林家輝新竹市南大路 521號 TEL :
E - MAIL :hua114920@
49
壹、前言
排球起源於 19 世紀,是一項為了解決老年人、婦女及兒童因籃 球運動中過多的肢體碰
撞,避免降低運動意願所創造的隔網運動 (柯彥惠、陳志成、林昌國,2004 ;陳志成,2011 )。
隨著時代的演進, 排球這項運動漸漸轉變為競技類的運動項目,到了 1964 年日本東京奧會正
式列為比賽項目。近年來國內排球在國際舞台上屢獲佳績,如 2005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勇奪金
牌,2006 年世界排球錦標賽以預賽五連勝闖進了 12強,同年也在杜哈亞運拿下了銅牌,更
在 2010 年世界女排大獎賽,中華女排拿下了史上首勝。在男子排球部分,1998 年曼谷亞運
銅牌戰 ,中華隊與日本隊激戰五局後拿下了銅牌,青少年部分更在 2010 年世界中學生排球錦
標賽拿下了台灣史無前例的雙料冠軍。從以上的成績來看 ,台灣排球持續的在進步,是一項
值得國人注意的運動項目。
現今排球選手在先天條件越來越好,因此在技術層面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力。從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開始,中 南美洲國家代表隊在發球時 ,紛紛採用跳躍發球來替代比較不具威脅
性的肩上發球(胡林煥、吳智民、陳永祥、董惠美,2007 ;林君羽、吳嘉竣,2009 )。自從 1999
年修改的落地得分制後,世界各國使用跳躍發球的比例逐漸升高,這是因為跳躍發球比較容
易破壞對方的接發球來阻止有效的組織進攻,甚至直接得分(李振斌、陳洪波,2006 )。跳躍
發球所具備的優勢有球速快、擊球點高、球飛行軌跡俯角大、旋轉強及突發性攻擊等特性,
這是一項具有威脅性的第一波進攻技術,但它的困難度也比肩上發球來的高,因此使用此技
術的選手必頇要具備良好的爆發力、彈跳力、協調性及控球的能力,也因困難度較高,失誤
率相對的也會提高(胡林煥 等,2007 ;Alan, 2006 )。
從過往文獻大多是針對單一選手的跳躍發球或是與扣球動作相比 來進行運動學分析(林
君羽、吳嘉竣,2009 ;邱永興、林俊達、涂瑞洪,2006 ;紀忠呈,2001 ;胡林煥等, 2007 ),
也有針對單一國際賽事來進行發球的分析(吳忠政,2008 ;潘寶石、宋國偉、陳克舟,2007 ),
很少有針對所有跳躍發球的比較文獻。 本文從生物力學角度 來探討跳躍發球動作,進而詳細
比較肩上發球與跳躍發球的差異,最後在以現今發球型態做 深入探討,希望透過本文提供教
練及選手在訓練時選擇適合自己的發球方式來加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