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县千佛山景区震后泥石流灾害及其判识.pdfVIP

四川省安县千佛山景区震后泥石流灾害及其判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卷第12期 地 理 科 学 Vo l. 31 No . 12 2011年12月 SC IENTIA GEOGRAPH IC A SINIC A Dec. ,2 0 1 1 四川省安县千佛山景区震后泥石流灾害及其判识 1 2 2 1 , , , 陈兴长 游 勇 柳金峰 陈 慧 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汶川地震对千佛山风景区造成严重的影响,直接诱发滑坡10处,崩塌数十处,形成大小堵塞坝4座,由此 4 3 1700× 10 m。 2008 5 。 , 形成的松散物质总量大于 年雨季有 条支沟暴发泥石流 在泥石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选 、 、 、 、 6 , 择流域形状 流域发育程度 沟床纵比降 山坡平均坡降 地层岩性和距发震断层距离 个指标 利用潜在泥石流 判识模型,对流域内其余9 条支沟进行了判断。 结果显示,大部分沟道都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潜在条件。 2009 年 雨季研究区全面暴发的大规模泥石流,验证判识的可靠性,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灾区潜在泥石流的判识。关 键 词 汶川地震 潜在泥石流 成因分析 判识模型 千佛山风景区 P642. 23 /P954 A 1000-0690 2011 12-1500-0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发生的临界条件明 1 研究区概况 [1] 。 , 显降低 不仅如此 大量震前没有泥石流发生 记录的区域,震后也频频暴发泥石流,如北川县的 千佛山景区位于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四川省 [2, 3] 、 。 苏宝河流域 安县的千佛山风景区等 地震重 安县西北部,安县、 北川和茂县交界处。 以中山地 灾区在震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会面临着泥石流 貌为主,谷坡陡峻,梁顶圆缓,梁坡坡角在35 ~ 60° [4, 5] 灾害的严重威胁 。 因此,加强震后成灾条件变 , 。 , 之间 局部形成陡崖 震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植 , 化情况下泥石流灾害研究 尤其是潜在泥石流的判 被茂盛,地表覆盖率高。 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溪河既是进入千佛山景区的通道,也是景区 泥石流沟的地貌特征及其演化方面已开展了 。 , , 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域呈长条形 主河居中 两岸 [6~ 10] 。 , 较多的研究 其中 崔鹏在对四川金川县 , 。 41. 0 支沟与主河近直交 沟道较短 流域面积 2 220条泥石流沟地貌要素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km,流域的最高点??? 千佛山海拔2 942. 2 m,最 [11] “ ” 。 泥石流是地貌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李泳 低点??? 茶坪河760 m,主河长14. 7km,河床平均 等通过对流域演化的深入研究后发现,流域演化存 148. 5‰ , NW SE 1 。 坡降 流向自 向 方向 图 , 在着普遍规律 并认为泥石流是流域演化历史的 , 研究区地跨前后龙门山变塑带 地质构造复 [12, 13] “ 特殊一幕” 。 笔者在以上两位学者研究的基 杂。 对该流域有影响的构造主要有映秀 - 北川逆 础上,提出潜在泥石流沟是沟道发育的一个特殊阶 、 、 、 冲断裂 大屋基倒转复背斜 高川坪倒转向斜 千佛 , 段 潜在泥石流的判识应该属于沟道发展阶段的判 、 2 。 山冲断层 高川坪斜冲断层等 图 地层以元古 断。 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极重灾区泥石流调查数 代震旦纪的硅质岩和古生代的硅质岩、 千枚岩和灰 [14] 。 据构建了震后潜在泥石流的判识模型 岩为主,中部有少量侵入岩,侵入在震旦纪的硅质 。 千佛山风景区位于地震极重灾区的安县境内 。 NW, 45° , 岩中 地层总体倾向 倾角 左右 部分地段 金溪河是景区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对地貌的形成和 。 受构造的影响倾向变化较大 岩层的产状控制了 。 演化起重要控制作用 本文以该区域为主要研究 流域内滑坡和崩塌发育情况。 区,通过对区内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调查和勘测, , 研究区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 深入分析了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并利用潜在泥 , 15. 6℃ 。 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 该区位于鹿头山 。 石流判识模型对该流域泥石流沟进行判识 暴雨中心区边缘,年均降雨量900~ 1417mm,年 2010-12-10 2011-02-10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KZC X2 - YW - Q03 - 5 - 2 、 2009 BAK56B05 、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群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 10z x 7129 。 究基金项目 资助1970- , , , , 。 E-mail my geo t ech@ 126. co m 作者简介 陈兴长 男 河南泌阳县人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