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下游三角洲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河下游三角洲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 邹厚本谷建祥 (南京博物院) 淮河下游三角洲地处沂、沭河以东,地貌上分属两小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北 缘是鲁南山地的南延部分,马陵山脉是三角洲北部的天然屏障;三角洲东南古代为硕项 湖所在地;属淮沭河冲积平原区。该地区北连海岱南襟江淮,是海岱文化区和江淮文化 区的中介地域,反映在文化面貌上则显得文化因素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对其文化主 脉络的疏清无疑在东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 拟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作一初步探讨。 一、典型遗址的层位和分期 淮河下游三角洲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初步统计总数已近百处,其中经过 发掘的典型遗址,除已发表的连云港市大村①、二涧水库@等遗址外,近年又先后调查发 掘了沭阳万北@、灌云大伊山④、连云港朝阳@等遗址。紧邻山东的江苏邳县大墩子、刘 林等遗址,与山东汶、泗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因素基本一致,属北辛文化~大汶口 文化系统,因此,本文将这类遗存划入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谱系中。现将淮河下 游三角洲地区几处重要遗址的堆积内涵作一初步的分析。 1.万北遗址 沭阳万北遗址位于沭阳县城北15公里,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在3.6 米上下,除去最上层的商代墓葬外,整个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万北一期 属万北遗址最下层,地层堆积较薄,地层中包含有大量的淡水贝壳,并残留有莲子、 芡实等植物种子,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骨器。在发掘的近5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未见石 器出土。陶器主要为红褐色,夹砂器比重较大,占50%以上,器物均手制,其中泥质陶 器形较规整,器表以素面为主,器类主要为钵。夹砂陶器壁厚重粗糙,器表纹饰发达,有 堆纹、指甲纹、乳丁纹、刻划线纹等,器形主要有深腹对称蓉手的釜、圆锥石鼎、束颈 折腹平底小罐、带把三足鬻、带流蟊、深腹圜底钵等。出土的生产工具较少,仅为骨器, 种类单调,主要为鱼镖、箭镞和针(图一)。 万北=期 ·94· 口蹋一 图一万北~期陶器 1釜2鼎3钵4.鬻5.盖6罐 属万北遗址的中层,文化层厚近2米,包含大量的动物骨骸.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 石器和骨器。陶器中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次为泥质红陶,灰陶数量亦占相当比例。制法 以手削为主,部分慢轮修整,器形规整,壁厚适度。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附加堆纹、 刻划纹、弦纹、指甲纹、附加堆鸡冠耳等。器形以三足器、平底器居多,圈足器较少。典 型器有圆锥足鼎、对称銎手的釜、带流钵、内彩折腹小平底钵、双耳壶、圈足豆、纺轮, 拍、“I”字形支座等等。生产工具中以骨制的针、锥、凿、镖、镞为主.且数量超过石 制工具的一倍。石制工具有斧、锛、铲等。还发现2座儿童墓葬,均长方形竖穴,仰身 直肢,头向东,随葬品为钵、壶。阿座墓的头部都覆盖内彩陶钵(图二)。 图二万北二期璃器 l钵2.鼎3釜 万北三期 陶色分为灰陶和红陶两种,以灰陶为主,约占60%。不见彩陶。泥质陶和夹砂陶各 占50%。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镂孔等,流行捺窝、小附加堆贴塑等装饰。器 形中三足、平底、圈足比例相当。主要器类有鼎、豆、壶、钵、盍等。制法以手制为主, 少部分轮制,器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数量明显减少。主 要生产工具有石制的锛、铲、斧、纺轮;骨制的镞等。 该期发现成人墓葬5座,均长方形竖穴土坑,头向东,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个别 墓侧身屈肢。仅一座墓(M17)有随葬品,计陶器6件、石器4件、骨器1件(图三)。 图三万北三期陶器 1.鼎2.豆3.矗4钵5壶6背水壶 万北四期 陶器中夹砂和泥质比例大致相等。陶色以灰陶为主,约占65%,次为红陶,再次为 红褐陶,另见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凸棱纹、细绳纹、刻划线 纹等。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居多,未见圈底器。主要器类有尊形器、鬲、鼎、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