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铸币和币政——《大冶赋》研究之五.pdf

宋代的铸币和币政——《大冶赋》研究之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的铸币和币政 ——《大冶赋》研究之五 游战洪 李仲均华觉明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大冶赋》是中国古代罕见的系统论述矿冶史和矿冶技术的珍贵文献。作者洪咨夔 为宋临安于潜县(今浙江临安西)人,南宋嘉泰2年(1202年)进士。早年曾任如皋主 簿,饶州教授,后屡迁为金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拜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兼给事中、刑 部尚书等职,宋理宗年间去世。《大冶赋》是他的早期著作,曾得到隆兴、嘉定间名臣楼 钥的赏识,为洪氏《平斋文集》首卷开卷之作。 《大冶赋》采用骈体文写作,文字典雅古朴,结构严谨.多引典故.几乎无一词一句 无出处。全文仅2701字,却广泛涉及历代矿冶源流,分布,机构,制度,金、银、铜的 采选、冶炼(在冶铜中,又分述硫化铜矿的火法冶炼、水法冶炼包括浸铜、淋铜等),金 属料输运、铸钱工艺及历代币制、币政等共九个方面,从而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是 研究宋代以至宋以前矿冶业与矿冶技术的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 随着考古学和科技考古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古荆州、扬州地区众多矿冶遗址的发现 (渚如湖北黄石市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皖南等古矿冶遗址).近年来,《大冶赋》的学 术价值开始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作者拟就矿冶业的发展、金和银的采冶、火法炼铜、水 法炼铜和铸钱这五个方面,对《大冶赋》作一系列研究。本文着重于宋代铸钱工艺及币 政的探讨。 《大冶赋》有关铸钱和币政的论述共计是386字,原文为: “於是铸鲮使考其畲,辨铜令第其品。丁夫竭作,匠师灌膏。煤突整漯,炭户充韧。 鼓雨俄之篙而大播,役六丁之工而迭逢。祝融作,女娲造。一煽涛生海朗之微波,再煽 日吐扶桑之叠晕,三煽烘朝霞而蜘照.四煽淘屯雷而欲震。眼格泽之辉饿,迸携抬之芒 祸。夸父即之,汗翻装而喝;河怕望之,瞳眩花而瞬。澄澈不敢.通明燕谧,黑髑之氟 竭而黄氟次,黄白之氯竭而青氟虑。液爱滂於兜杓,匣遂明於模印。擎之落落,贯之磷 磷。磋之以凰卓之棚轧,辘之以水输之砰隐。缯绸涓拭盎骚摩搪。肉好周郭,壁潆精紧。 文助银钧,色釜玉填。既刮垢以磨光,始结婚而就晕。盎柬阴之湛麻,不足以焉其贯引。 百吏告功,三官勤色。乃督坪艘,乃榆王圜。版曹稽其赢赢虚之敷,起部程其精桷之籁。 菇内府之登储.衍外帑之椿横。天子守之以恭偷,冢宰理之以均钸。舆五蛛朗元而并行, 异黄榜紫檬之私殖。金工缫之剐有禁,誉舶溲之刖有辟。宜京断贯朽而莫校,天F藏蜒 而山剐也。其或用取,鹿皮、制参、穗鲮。通物之爱,扶畴之偏,亦本于轻重之相涛,子 母之相榷。至输殖财,莫如挥使。有管仲则藏富於圜,得割晏则鲮流於地。” 以下试作一铨释, 铸钱使:官名。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铸钱使为 派往各道主持铸造货币事务的官员,掌握财政实权,常由户部官员或盐铁转运使兼职。 会:通“绘”。五彩的刺锈。《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陆德明释文: “会。马(马融)、郑(郑玄)作绘。”本文系指金属料的色泽。 辩铜令:官名。西汉武帝置,原属少府,后为水衡都尉属官,主掌铸钱原料。《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 六厩、辨铜九官令丞。”《汉书注》:“如淳日:‘辩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辨,一作辩。 丁夫:二十岁左右之男子。《晋书·蔡谟传》:“丁夫战于外,老弱获于内。”又当正 役者日丁.当杂役者日夫。《唐律·捕亡·丁夫杂匠亡疏义》:“丁谓正役,夫谓杂徭。”本 文指在官营铸钱作坊服徭役之成年男子。 匠师:周官名,冬官之属,掌百工之事,汉以后称将作大匠。《周礼·地官·乡师 注》:“匠师,事官之属,其干司空,若乡师之于司徒也。乡师主役,匠师主众匠.共主 葬引。”本文指铸钱匠师,或主管技术的下级官吏。 蘸:欢(敬)的异体字,亦作“嚆”,通“喧哗”,《史记·陈丞相世家》;“使为参乘, 典护军.诸将尽箍。” 突:烟囱。《淮南子·人间训》:“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韧:满。《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充韧其中。”张铣注:“充满于山泽之中。” 两仪: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正义》:“不言天地而言两仪 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日两仪,谓两礼容仪也。”《太玄经·太玄数注》:“两仪, 天地也。”《道德经》:“天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