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pdfVIP

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 诗 中的 “五 陵少年 ”及 “五 陵原 ”意 象 唐诗 中的 “五 陵少年 ’’及 “五 陵原 ’’意 象 陈 莉 摘 要:“五陵少年”和 “五陵原”是西汉文化的缩影,又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成为连接汉唐两代文 化的一个纽带。汉唐两代开疆拓土的经历、较少思想禁锢的时代氛围,以及对游侠精神的向往是 “五陵 少年”在唐诗中频繁出现的文化背景。唐诗中的 “五陵原”总是有着苍茫的色调,它是触发诗人佛教空 寂情怀和历史沧桑感的契机。“五陵少年”和 “五陵原”是唐代文化中的两个象征符号,前者是唐代豪 侠气概和 自由精神的象征,后者则是大唐盛世文化的悲凉底色。 关键词:唐代诗词;五陵少年;五陵原 西汉有十一位皇帝,除汉文帝和汉宣帝葬于长安东郊 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 和南郊的霸陵、杜陵外,其余九位皇帝均葬于成阳北原之 肆中。”②诗中用寥寥数语勾画了一个骑马赏春,豪放不羁 上,其中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惠帝安陵、汉高帝长 的风流少年的形象。于鹄 《公子行》:“少年初拜大长秋,半 陵、汉景帝阳陵等五座帝陵在西汉时均设置有陵邑。因此, 醉垂鞭见列侯。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玉箫 咸阳原也被称为 “五陵原”。西汉时期的陵邑居住着各地 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更向苑东新买宅,碧波清水 迁徙来的富商大贾、豪强世家,如车千秋、万石君、原陟、袁 入门流0”④诗中塑造了一个骑着马,抱着鸡,袖中藏着剑, 盎、董仲舒、班固等人都曾居住在五陵邑。五陵原是西汉时 四处游荡的五陵富家子弟形象,当他出入歌楼妓馆时,却赢 期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居住在陵邑的富家官宦子弟依 得玉箫金管的齐奏,锦袖红妆的拥戴。如此放荡、恣意而行 仗着家中有钱有势,整 日浪荡于长安城内外,斗鸡走马,劫 的五陵少年形象在唐诗还有很多,如卢延让 《樊川寒食二 掠行凶,张扬着豪侠精神和少年意气,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 首》、韦庄 《少年行》等诗篇都写到了五陵少年种种挥霍、放 的 “五陵少年”群体。 浪的行径。 唐代人对汉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唐诗中常常写到 其次,唐诗中的 “五陵少年”总是不把儒家的伦理道 汉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唐代诗人甚至喜欢将诗歌的叙事 德、社会的种种约束放在眼里。如齐已 《轻薄行》中写道: 背景置于汉代的背景下来进行描写,并用 “汉宫”、“汉家”、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 “明光宫”等指代唐代的场景。研究者将唐代诗人对过去 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 了的汉朝的人与事进行认同的这种心理现象和感情纠葛称 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099④这些横眉吐气,招摇过市 为 “汉朝情结”①。“五陵少年”和 “五陵原”更是频繁出现 的五陵少年,过着无拘无束的放荡生活,而礼乐文化和道德 在唐诗中的意象,唐代诗歌中有着浓厚的五陵情结。本文 约束都成为他们唾弃的对象。崔涂的咏史诗 《东晋》:“五 拟探讨唐诗中大量描写汉代 “五陵少年”的文化心理,并分 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 析汉代的五陵原与唐代文化的关系,以期对汉唐文化精神 业复何如。”⑤这首诗描写的也是五陵豪侠看淡功名,耻笑 的内在联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儒家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而投笔从戎的人生态度。 汉唐相隔几百年,中间又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变 一 唐诗中的 “五陵少年”意象及唐人 迁,唐人为什么对 “五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