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OClALSClENCEJOURNAL
“画法入诗’’与诗 中情画
— — 论宫体诗的绘画笔法-9娱情主题
韩 仪
[摘 要]梁代宫体诗为满足齐梁时代诗学新变的 “短咏需求”而采用 “画法入诗”手法,借鉴 “骨法用笔”、
“气韵生动”等绘画笔法刻画日常生活的诗意与圆融之美,艺术地将音乐、绘画、戏剧式的美集中凸显于诗歌语
言形式、意象构成与审美意境 中,使审美主体对诗 中情画所传达出的审美情趣获得愉悦感知,开唐人 “诗 中有
画”之先河。此时宫体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目的已与传统诗教 “顺美匡恶”教化功能无关,与永明诗人将隐秀情
思作 “情在词外”的隐性表达也不相 同,其诗作 目的就是为 了吟咏 日常俗世生活的常态之美,以此获得审美娱
情,建构快乐人生,也因此构成宫体诗声色审美的娱情主题。
[关键词]宫体诗;画法入诗;戏剧化情境;娱情主题
(基金项 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1013018)
[作者简介]韩仪,1973年生,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 100732);哈尔滨广播电
视大学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1)05—0217—04
基于四句体在抒情诗结构上的优势这美学上的原
理”[5],所以萧氏兄弟对绝句四言形式的偏爱,也
一 、 “以少总多”的短咏需求与骨法用笔的诗
恰恰表明他们对抒情审美特质的强调与追求。作
艺满足
为宫体诗的代表和新变领航的旗手,他们的审美取
据萧纲尊师徐搞留下的诗文作品,我们不难发 向决定了宫体诗的主体思想与发展方向。
现徐搞 “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1]。其主要特 绝句创作的喜好鲜明地代表了诗歌发展趋向
点是形式短巧,具怜女情结且擅构建女性化意象, 精致短巧的主流方向,句制的短巧必然要求诗人运
同时还兼具新变时代诗文的共性特征:平仄 自然相 用简洁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使 “物色虽繁,而析辞
对 ,韵声流畅圆转,辞藻新颖清秀且色彩纷呈。而 尚简”[6],在‘诗文中形成生动隽永的诗意形象,令
萧纲本人受其师影响,亦 “无所游赏,止事披阅,性 “物色尽而情有余”,深蕴 “余味曲包”[7]的情致。
既好文,时复短咏”[2]。 五言八句则是抒情诗 “四句一组”这 “最基本的、也
从萧纲、萧绎兄弟擅作五言四句诗而庾肩吾、 最稳定的单位”的倍数,如果将基本抒情单位的文
庾信父子喜作五言八句诗来看,齐梁之交新体诗句 “术”研究明白,则五言八句的表现问题也 自然解
数尚不固定,只是在整体发展态势上趋向短巧。葛 决,而五言十句又不过是五言八句诗情的延伸罢
晓音教授认为,萧纲 “大力制作五言八句的固定体 了。
裁,其中不少诗形成了后来五言律诗常用的首尾抒 如何才能够运用简略的笔墨浓缩丰厚的情感,
情、中间四句写景的格式”[3];钱志熙教授在 《论绝 寄寓深厚的韵味于诗中呢?刘勰根据文坛的创作
句体的发生历史和盛唐绝句艺术》中说,汉魏六朝 实际和 自我理性的思考,提出 “以少总多”的创作
五七言四句体乃是被后人 “追称为 绝‘句 ”’[4]。 原则,且在 “风骨论”中也与 “风力”相提并论而提
结合萧氏兄弟五言四句诗作较多的史实,我们可以 出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8]的解决建议和用笔要
说萧氏兄弟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i_4(nic)_8(H_2O)_2]·3H_2O}_∞(Hnic=烟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pdf
- “3+3+3”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pdf
- “90后”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总体态势与因素分析.pdf
- “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论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pdf
- “枫桥经验”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启示——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的实践为切入点.pdf
- “疯癫”与文艺——论福柯的“疯癫”文艺思想.pdf
- “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pdf
- “工装设计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应用.pdf
- “黑农35”和“黑生101”两种大豆品种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pdf
- “区域整体医疗改革”探索问卷调查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