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蜀河隧道挤压性炭质片岩大变形成因与对策.pdfVIP

新蜀河隧道挤压性炭质片岩大变形成因与对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6 西部探矿工程 2012年第 4期 · 隧道与建设工程 · 新蜀河隧道挤压性炭质片岩大变形成因与对策 刘 强 (中铁一局五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摘 要:结合襄渝 Ⅱ线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段施工,分析挤压性炭质片岩隧道的变形机理、特点,并总 结了挤压性炭质片岩大变形的控制技术,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隧道 ;挤压性;炭质片岩 ;大变形 中图分类号 :U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12)04--0186--04 1 工程概况 象 。 新蜀河隧道全长 8989m(起讫里程为:DZK222+ 2.2 变形特点 20l~DZK231+190),是襄渝 Ⅱ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挤压性炭质片岩具有以下 洞身地层设计主要以志留系下统云母片岩为主,但施工 特点: 8 7 6 5 4 3 2 l 2 ∞∞∞∞∞∞∞∞O∞∞ 过程揭示炭质 片岩段 4000多米。设计开挖断面 (1)蠕 变严 重,变形 持 续 时 间较 长。根据 87.4mz,跨度8.99m,高度 i0.62m。 ’ DZK225+080断面 73d水平收敛量测数据分析 (见图 该隧道地处华北古陆与扬子古陆的接合部位,地质 1),变形趋势方程为 .y一185.41ln(z+1)一163.47(相 构造十分复杂,在构造单元划分上属秦岭褶皱系之南秦 关系数R一0.983),需 927d 日收敛速度才 能小于 岭印支褶皱带。区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岩体中构造 0.2mm/d,达到基本稳定。 和小褶 曲发育,受构造影响严重。 DZK228+080水平收敛 =I85.41In(+1)一163.47 R=O.938 按照炭质片岩的分布形态和岩性特征可分为3种 类型_1]:呈透镜体或薄夹层状、呈互层状和呈厚层或带 理 状。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呈厚层或带状分布于隧道洞 身,从掌子面来看,围岩大部或全部为炭质片岩,连续出 现长度数百米,受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岩体的抗剪强度 皿删 低且对振动影响很敏感,岩体扭曲、揉皱现象明显,节理 发育,岩体节理面光滑亮泽,多为曲面,往往夹杂有石英 量测天数 (d) 岩脉侵人体,并伴有地下水渗流,结构面之间结合差,易 图1 DZK228+080变形趋势图 分离剥落,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围岩强度和稳定性进一 步降低。 (2)右侧 比左侧变形严重(见图2)。 2 变形特点和成因分析 (3)水平收敛明显大于拱顶下沉。水平收敛的速度 在此类 围岩中,容易出现初期支护的开裂变形和塌 和累计变形值均明显大于拱顶下沉,拱顶下沉一般累计 方。新蜀河隧道遇到较长段落的炭质片岩,初期支护出 变形 50mm左右,水平收敛累计变形一般大于 500mm。 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变形侵限,甚至多次坍塌。根据监 (4)变化速率较大。DZK225+990在 2008年 6月 控量测数据,在施工过程中最大变形量达 2250mm,日 28日,最大 日水平收敛达 97.28mm,正常 日变形量为 最大水平收敛为 97.28mm。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