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雄性“不育”的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农业学报 2008,20(12):28~29 AetaAgrieulturaeJiangxi 关于水稻雄性 “不育的思考 张明初 (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江西萍乡337002) 摘 要:目前水稻三系的特殊遗传关系,主要是可育基因与质、核间相应诱导物质的不同匹配关系所致。外界光温条件 的变化也会影响水稻雄性可育基因的表达。-3核中光温敏物质感受到特定的光温条件后,其可育的生理、生化进程被抑制而 表现出“不育”一 即光温敏败育。光温敏核 “不育”基因定位的复杂性可能与基因的不同形态有关。基 因的突变与重组、激 活与沉默及核诱导物质的数量变化等,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生物与环境的双向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质核诱导败育;光温敏败育;基因形态;双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511.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8)12—0028—02 1 关于水稻雄性 “不育”一 质、核互作诱导败育 却又是保持的。按照 “三型”学说,细胞核由原来的可育 变成了不育,这是不可能的。而按 “诱导”败育的观点, 的认识 . 其恢、保关系则是因可育基因与质、核中相应诱导物质的 1.1 恢、保关系的两重性 有的品种对 甲不育系表现为 匹配是否协调所致,它与亲缘关系的远近有关。可用下 保持,而对乙不育系却又表现为恢复。例如:泰引一号对 列模式表示: 野籼不育系是恢复的,但对红莲、华矮 l5和野粳不育系 (野籼) (Rb。Rb。)bb ×A。(Ra。Ra。)a。a。(泰引一号) (Ra,Rb。)a1b(可育) (野粳、红莲、华矮 l5)B(RaRa)axa ×A(RaRa。)aa(泰引一号) B(RaRa)a。a(“不育”) 上述模式中:“(RR)”代表核中一对雄性可育基因; 反交:B。(Rb。Rb。)blb。×A (RaRa。)ala 其下标及前后标大、小写字母和数字分别代表基因形态 (昭通背子谷) (种睛三号) 及质、核中相应诱导物质的类型;符号 (字母及数字)相 B。(Ra。Ra。)aa。(科情三号不育系) 同或相近则表示协调可育。 按照 “三型”学说,正交科情三号的基因型应为 S 上式中,泰引一号的可育基因(Ra。)及核诱导物质 (FF),昭通背子谷应为F(SS);反交情况下科情三号的 (a)与野籼细胞质中的诱导物质类型( )的匹配是协调 基因型就变成了F(SS),昭通背子谷变成了S(FF),这是 的,能表现可育而为恢复;但它与野粳、红莲、华矮 15胞质 不可思议的。再说,这两个品种本是正常可育的,正、反 中诱导物质(B)的匹配却是不协调的,表现为保持。 交后却又都出现 “不育”,这不育基因又从何而来? 所谓 “质不育”、“核不育”应是异常的质或核使质核 从上述事例分析:(1)水稻雄性可育基因的表达与 关系难以协调所致。 质、核中相应诱导物质的匹配是否协调有关。质、核协调 1.2 远缘杂交与新质源 “不育”系的选育 原云南农业 (指可育的生理、生化进程能够正常进行)则表现可育, 大学李铮友教授用科情三号与昭通背子谷进行正、反交 质、核相悖则表现 “不育”一 实质上是败育 (即可育基因 并回交至6代,均育成了相应的 “不育”系。根据现有各 沉默)。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