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5卷第 6期 中 国 地 质 Vo1.35.NO.6
2008年 12月 GE0LoGY IN CHINA Dec.,2008
云南个旧锡矿田碱性岩和煌斑岩 LA—ICP—MS
锆石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程彦博 毛景文z陈懋弘 ,z杨宗喜 冯佳睿z赵海杰2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 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提要 :笔者报道 了运用 LA—ICP~MS锆石 u—Pb方法对云南个 旧地 区碱性岩侵入年龄和煌斑岩的测年结果 .即向云
山碱性岩的形成时代为 76.6±3.6Ma.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为77.2±2.4Ma.这两种类型的岩石均为燕 山晚期岩浆作用
的产物 。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组合的构造指示意义及前人 的有关其他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岩石形成于
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环境
关 键 词 :碱性岩 ;煌斑岩 ;LA—ICP—MS;动力学背景 ;个旧;云南
中图分类号 :5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57(2008)06—1138—12
在个 旧锡矿 田分布有花岗质岩石、辉长岩 、碱性 皱带三者的复合部位 (图 1)。具体而言.个旧隶属于
岩和煌斑岩一套岩石组合.前人主要对花岗岩进行 华夏地块西部的右江盆地 .其北部以弥勒一师宗断
过比较多研究l1_21.而对其他类型岩石关注较少 前 裂与扬子陆块分界.西南面以红河断裂与哀牢山断
人曾经对个旧地 区的碱性岩进行过年龄测定并存在 块毗邻 .南部为越北古陆。矿区范围内断裂发育 .小
不同的认识 .有关碱性岩的时代争议分别为 80~90 江岩石圈断裂南缘的南北向个 旧断裂将矿区划分为
Ma、60~62Ma和29~49Ma[13-1 由于碱性岩和煌斑 东西两区.矿床多位于东区.北北东 向的五子山复式
岩具有特殊的成岩成矿构造的指示意义 .从岩石组 背斜 以及东西向的5条压扭性大断裂 (龙树脚断裂 、
合及其组分探讨大型一超大型矿床形成地质背景是 背阴山断裂 、老熊洞断裂、仙人洞断裂和 白龙断裂)
一 个前沿性科学问题 笔者针对个 旧锡矿田内的碱 将矿带 自北而南分为马拉格 、松树脚 、老厂 、双竹和
性岩和煌斑岩开展锆石u—Pb年龄精测 .并结合地 卡房 5个矿田:矿区内其他控矿构造还有 :NNE向
质地球物理资料与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尝试对该区 龙岔河 、轿顶山和杨家 田大断裂以及 NW 向白沙冲
晚中生代 的大陆动力学背景进行初步的探讨 大断裂 。印支期地层在个旧地区广泛发育,包括 :
上三叠统火把冲组板岩 、砂岩 、砂砾岩 ,中三叠统法
1 区域地质概要
郎组砂岩、页岩夹凝灰岩和玄武质熔岩 ,中三叠统个
个旧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有色金 旧组碳酸盐岩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紫红色砂岩夹绿
属总储量超过 1000万t,锡资源量超过 200万t118],是 色砂岩、泥灰岩等。个 旧地区的岩浆岩广泛发育,分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超大型锡矿床之一。个旧地区的 别有 :二叠纪玄武岩 .三叠纪玄武岩,燕山期辉长岩 、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 、华南褶皱系及三江褶 黑云母花岗岩 (似斑状 、粗粒状 、细粒状)、碱长花岗
收稿 日期 :2008—11—27;改回 日期 :2008—12—05
基金项 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 目(2007CB411405、2007CB411407)、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