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思想与文化的点滴思考.pdfVIP

关于“和谐”思想与文化的点滴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5卷 第 12期 读 与 写 杂 志 2008年 12月 V01.5 No.12 Read andW ritcPeriodical December 2oo8 关于 “和谐 ’’思想与文化的点滴思考 朱元璋 刘世权 (广东省 中山市横栏理工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78;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 “和谐”思想源远 流长,蕴涵丰富。本文从 中国思想文化 的先秦 两汉 、魏晋 、隋唐、宋明几个阶 段发展历程 中,梳理q-国传统文化 中关于 “和谐”的基本思想;然后根据和谐思想的发展现实,重点梳理 当代 中国哲学思想 的新成果—— “和合学”以及我党新 时期治 国理政 的核心理念——和谐社会 ;进而从 纵向和横向结构上把握和谐文化的时 代 内涵 。 关键词 :和谐 思想 历史 现 实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8)12—0174—02 和谐一词在中国古代 ,本用于音乐 ,在礼乐教化 中讲究韵律 断得到加强,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 和谐 。它 内化为人心,如 《中庸》所说,喜怒哀乐 “发而皆中节 ,谓 用也就逐步减弱,原先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 之和”。又泛化为人伦关系,比如喻夫妻和悦为 “琴瑟和谐 ”.或如 守道德规范 、追求理想社会 的自觉性也逐步减弱。 司马相如弹给卓文君听的 《琴歌》:“交情通体心和谐 ”。最终引伸 1.3隋唐佛学关于 “和谐”的思想 到政治领域 ,如 《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所说 :“八年之中,九合诸 佛教传人 中国汉地年代 ,学术界 尚无定论。佛教经两汉魏晋 侯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 、政论 家仲长统 南北朝的发展 ,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佛学的发 说 :“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 ,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 。”元代戏剧家 展创造了条件。传人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 关汉卿说 :“遂令鱼共水 ,由此得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 “和 译、讲习、融化 ,与 中国传统儒 、道文化相结合 ,从而形成具有 民 谐”思想源远流长,蕴涵丰富。 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 ,尤以禅宗 的一脉最为代表 。 1 “和谐”思想的历史传统 佛学禅宗认为心为天地万物的根源 .万事万物的成毁俱在 1.1先秦诸子百家关于 “和谐”的思想 心 的一念之间,人生的各种烦恼即是 因妄念而起,只有由破妄念 春秋 战国时代 ,王权衰落 ,奴隶制度解体 ,奴隶主贵族独 占 人手 ,才能解脱烦恼 ,恢复心灵的 自由,才能达到 “涅盘”之境。佛 文化 的局面被打破 。诸侯争霸 ,各国开放政权 以延揽人才,又因 学 中强调所谓 的心灵 的 自由实质就是传统文化 中关于人与人 、 为人 口的增加 ,土地分配困难 ,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 人与 自我和谐思想 的宗教化发展 。 的知识分子 ,面对现实 的社会 问题 、人生 问题等 ,提出了解决的 1.4宋明理学关于 “和谐”的思想 办法和思想。春秋后期 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道家 、阴阳 魏晋以来 ,儒学的地位 因社会动荡不定和受道 、佛教的冲击 学说 、法家 、墨家等不同学派 ,而至战国中期 ,学派纷呈 ,学说丰 开始动摇 ,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 富多彩 ,为 中国文化发展奠定 了宽广的基础 。 重文轻武 ,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学术非常活跃。以 “二程一朱 ” 和谐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 ,儒 、墨 、 为代表的士大夫们 ,注重道德文化修养 .注重气节 。对儒家经典 道、法 、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 。儒家在 大义的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