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2月,第 14卷 ,第4期,593—600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December2008,Vo1.14, No.4, P.593—600 GeologicalJournalofChinaUniversities
四川盆地西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模式讨论
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机制的意义
罗 良,贾 东,李海滨,邓 飞,李一泉,武 龙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 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南京 210093)
摘要:综合造山带内的构造热年代学及盆地内部进行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提出了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三个背斜 (潼梓关
背斜 、九龙山背斜和南阳坝背斜)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产物。野外观察发现汉中盆地是一个第四纪的拉分盆地 ,其主
控断层具左行走滑性质。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大型地块向东挤出,遭遇强硬的四川克拉通阻挡之后,沿着龙门山形成了一
个右行的走滑挤压带,并且影响到邻近的四川盆地,形成北东向背斜。这期构造变形往北延伸进入米仓山,形成具有逆冲
性质的北东向断层。四川盆地北面也存在向东的挤出作用 ,这和汉中盆地主控断层的左行走滑性质是匹配的。四川盆地北
面的地块挤出影响了米仓山前缘的四川盆地 ,由于龙门山和米仓山构造变形的叠加,使得最东面的南阳坝背斜相对于其它
两个背斜在褶皱轴上发生了偏转。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北部;磷灰石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挤出作用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8)一04—0593一O8
CenozoicDeformationoftheNorthwesternSichuanBasin
— — SignificanceforUnderstandingtheCenozoicDeformationRegimeof
theNortheasternTibetanPlateau
LUO Liang,JIA Dong,LIHal—bin,DENG Fei,LIYi—quan,W ULong
(SchoolofEanhSciencesandEngineering,Na ngUniversityandResearchCenterforStructuresinOil
GasBearingBasins,Min~tuofEducation,,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hermochronologyresearchesintheorogensandapatitefissiontrackanalysisinthebasinsuggestthatthreeNE—
trendinganticlines(Tongziguananticline,JiulongshananticlineandNanyangbaanticline)intheNwmarginoftheSichuanBasin
wereformedintheCenozoic.Basedonthefieldobservation,theHanzhongBasintothenorthoftheSichuanBasinisaQuaternary
pull—apartbasin,anditsmajorfaultsaresinistralstrike—slipones.WhenthelargeblocksoftheeasternTibetanPlateauextruded
eastwardsintheCenozoicandencounteredtherigidSichuanBasin,atranspressionalbeltwasformedalongtheLongmenshan
Mountain.ItaffectedthenorthwesternSichuanBasin,resultedinformationofthreeNE—trendinganticlines.Italsofurther
extendednortheastward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预防重症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pdf
- 鼻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处理.pdf
- 词块对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pdf
- 不同浓度肽聚糖、脂多糖、聚肌胞苷酸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pdf
-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pdf
- 持续静脉及动脉注射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pdf
- 对五年制医学类高职生《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思考.pdf
-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体育教学特色初探.pdf
- 关于“和谐”思想与文化的点滴思考.pdf
- 断块油藏开发后期精细构造研究.pdf
- 区域伪卫星增强GPS精密定位试验研究.pdf
-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泥晶白云岩红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pdf
- 微波增强H3PW12O40/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和水杨酸的研究.pdf
- 西部华夏地区深部可能存在与华北和扬子大陆相似的太古代基底.pdf
- 新型双金属催化体系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df
- 性行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对血精症治疗的作用探讨(附89例报告).pdf
- 血精的诊断与治疗.pdf
-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合成MCM-41的研究——不同扩孔剂对介孔分子筛MCM-41孔径结构的影响.pdf
- 预应变对Ni50.2Ti49.8合金记忆特性的影响.pdf
- 浙江杭州地区孝丰—三门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