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综 述 · 2008年 12月第46卷第35期
中医治疗失眠症研究
崔英海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失眠症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困扰,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发生。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药疗 、食疗、针灸、按摩、导引等单一方法的多重组合,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
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失眠症;不寐;中医治疗;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8)35—36—02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睡眠 2 失眠的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
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睡眠障碍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 失眠的患者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阴血不足,无力敛阳入
躁、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引发高血压 、神经衰弱、 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尚未生成。从西医学角度来看,患者多
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甚至造成猝死。睡眠障碍造成了 没有原发病灶或器质性病变。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食疗、心理
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 “亚健康”状态_l_。据最近一期全球睡眠中国 认知行为治疗、体育疗法 、按摩导引为主,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下
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失眠已给人 的药疗;实者多出现阴虚内热、痰火互结、瘀血阻滞等证。从西医
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 惑。 学角度来看,多属器质性病变,久治不愈,往往变生虚实错杂之
西医治疗除了心理辅导外,药物似乎只有使用 3大类安眠 证。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药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食疗、体育
药,即苯=氮革类、巴比 其f E巴比妥类。而且暇用安眠药的患 疗法、按摩导引等治疗方法。
者不可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以免发生事故。对儿童使用安眠药是 2.1 临证之际,对于不寐的患者无论虚证还是实证,首先要解决
很不适当的,老年病人亦应慎重使用 ,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哺乳 心理 问题
期妇女及孕妇忌用。中药治疗无疑已成为大家迫切寻觅的良方。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竞争无处不
在,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负担,心理焦虑程度加剧,这是导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致不寐的首要因素。因此运用心理疗法,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分为广义失眠和狭义失眠。 对于不寐的治疗尤为重要。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
广义失眠即通常所说的“睡不好”“睡不着”。具体的说,凡是处于 所致 ,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可导致阴阳失调。导致情绪变化的核心
渴求睡眠而又难以达到睡眠要求的状况都可称之为失眠。狭义 是人的思想观念 ,中医早就认为 “起踵权豪 ,竟逐荣势 ,孜孜汲
失眠指失眠症,为连续长期感到睡眠不好至少3周以上且引起 汲,唯名利是务”焉能不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
明显的功能障碍。失眠在 《内经》中称为 “目不瞑”“不得眠”“不得 安从来”。所以不寐的病人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
卧”,《难经》中称为 “不寐”。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 上改变 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拓宽胸怀 ,放开眼界,对于治疗才可
为失眠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发病病因为肝郁、 对此,中医多采用静功、导引和养脏的方法加以辅助治疗。
胆怯、睥肾亏虚、胃失和降等。如 素《问 逆·调论》日:“胃不和则卧 静功中诸如松静功,又根据病证所及脏腑,选取养心坐功、养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