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2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1年6月
Vo1.29,No.2 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s) Jun.2011
民国初年 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
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
栗 洪 武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与传统的旧式学校相比较,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民
国初年,由学堂转变为学校 ,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彻底被打破 ,一种新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尤其
在学校教育中废除 “读经科”和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使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现断层。这
种 “矫枉过正”的做法在 当时虽显示 了历史的进步性,但从长远来看也是历史的一个重大失误。
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学校教
育中补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民国初年;学堂;学校;中国传统文化;断层与补救
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是相对于传统的旧式学校而言的一种新教育形式,但它又与传统的
旧式学校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在教育宗 旨、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等方面仍纳入中国传统教
育的体系中,只是教育内容实行 “中学”与 “西学”并存。民国初年,由学堂转变为学校,中国
传统的教育体系彻底被打破,一种新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废除 “读经科”
和以孑L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这种 “矫枉过正”的做法在当
时虽显示了历史的进步陛,但从长远来看也是历史的一个重大失误。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
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补救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 、 新式学堂出现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兴起近代史上第一次学习西方、改革旧教育思潮,
为当时 “万马齐喑”的文化教育界注入了一股活力。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龚 自珍、魏源、林则徐、
徐继畲等人。这批有识之士开始 “睁眼看世界”,首先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主张学习经学应
遵循实用的原则;要求改革社会 ,抵御外辱;提倡学习 “西学”,改革传统的旧教育。他们治学
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实事、实功、实效,注重解决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急迫的实际问题。这是一
股生机勃勃的学术潮流,为文化教育界因鸦片战争失败而笼罩的悲愤激昂气氛注入了新的希
望和活力,改变了一少部分知识分子与士大夫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社会现实和
西方国家。但是,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学习西方、改革旧教育思潮还没有广泛的社会
基础,绝大多数中国人仍沉湎于一种 “雨过忘雷”的闲逸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感觉到事态
的严重——或许中国正面临着一次亘古未有的灾变。如战争期间林则徐主持编辑的 《四洲
83
志》、《华事夷言》等,只是为应付中英战事,战争过后就无人问津了;1844年魏源刊行 《海国图
志》,他在 自序中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①但在社
会上层中,魏源的观点只是一种引起争议的激进之见;1849年徐继畲写成 《瀛环志略》,他没
有使用中国人说的口滑、写得手滑的 “夷”字,而是重点介绍了欧洲主要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地
理历史、气候物产、政治军事等情况,这对许多人来说,有些东西更难以理解。这些史实,或许
能够说明当时中国人的一种普遍 的接受心态,即在绝大多数 国人的心 目中,西方人依 旧是
“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 “尊夏攘夷”、“师夷制夷”。所以,这次学习西方、改革旧教育思潮,
只是少数中下层官吏和士大夫忧国忧民、发一发议论而已,统治集团中大部分人还沉睡在 “天
朝上国”的美梦中,因此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十分有限,从而有20年至少一代人的时间,
中国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向西方学习才算真正开始,对 旧教育的改革才有了实质
性的进展,其显著标志是洋务运动的开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小学】高一上下册古老的声音原始狩猎图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1(全解全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 拍手歌 课件.pptx
- 3晕针晕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pdf VIP
- 《骨髓增殖性肿瘤》课件 .ppt VIP
- 五年级劳动课《包饺子》课件.pptx VIP
- 雁塔区第二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三年规划.docx VIP
-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