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搏击 ·武术科学
【大众武术研究】
论 太 极 拳 与 针 灸 在 中 医 康 复 学 中 的 治 疗 效 果
林 辉
( 福建 中医学院体育部 ,福建福州350 108)
摘 要:文章从阴阳哲理、整体观念、练气及得气三个方面探讨太极拳与针灸在 中医康复学中的关系,
它们虽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法则、规律 ,但彼此又有着复杂的联系,在康复医疗 中可达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太极拳 针灸 康复 阴阳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564 3( 200 8) 09—伽40__02
1 前言 见它的创始和拳理阐发,是以阴阳学说为总纲 。行拳走架,也无
早在原始社会 ,火 的发 明与应用,使人类增强了征服 自然 的 不见阴阳虚实的变化 。如手挥琵琶一势 ,下肢的左虚步左虚右实
能力,也促进了灸、熨等康复方法 的产生。新石器时代,人们 已能 ( 即左腿为 阴右腿为阳) ,上肢动作更是 “阴阳鱼 ”的真实表现 ,
用硫石祛 除病痛,这是原始 的针术,也是中医康复治疗的主要方 ( 即左手为 “鱼尾”,右手为 “鱼头”) 。太 极迈步中先是后腿 实为
法之一 。而由古代导引术 ,八段锦 、五禽戏 等逐渐演化而形成 ,融 阳,然后重心逐渐过渡到前腿,即后腿由实转虚、由阳转阴,而前
气功与拳术于一体的太极拳,不仅能健身、防身 ,更适用于某些 腿由虚踏实,由阴转阳。太极推手 也是以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
慢性疾病的康复 ,成为祖 国康复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现在,太 阳学说为指导,提出了 “无过不及 、随屈就伸”、 “人刚我柔 渭之
极拳与针灸这两颗璀璨 明珠日益发出耀眼的光芒,其博大精深 走 ,我顺人背谓之粘 ”等等阴阳虚实理论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
的理论万令世方人数瞩据目,其疗效功用 的奇特令健康重建。本文拟从 阴 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 由松致柔 、由
阳哲理、整体观念、练会和得气三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关系 。 柔成刚、由刚复柔、刚柔相济。
2 阴阳哲理是基础 3 整体观念是核心
阴阳学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蕈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从它诞 中医康复学理论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而且人
生起.就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 ,深入影响至医学、宗教、 与 自然界息息相关,故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针灸
文学、艺术、美学、书法、武术和兵法等等,并绵延数千年。太极拳 康复与太极拳也紧紧 围绕这一核心。其中,针灸康复学是以一个
与针灸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的原理和 内涵 。无不包含有阴阳 通达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官窍 的经络系统 .把人体各部分的组织
学说。其 中针灸康复是运用针刺或艾灸来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 协调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以输送气血 、营养全身、调节机体平衡
定部位,以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和康复身心 的方法。如十二经脉 与卫外 同表 。针灸治疗即根据经络、脏腑学说 ,以明确疾病部位
的命名 ,就是依其循行路线分 阴阳,就有了手之三 阴经( 手太 阴 在经在络、在脏在腑、在表在 里,病性是寒是热、病情属虚属实 。
肺经、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之三 阳经( 手阳明大肠 经、 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 的配穴处方,或针或灸 ,或补或泻,以通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 阳三焦经) 、足之i 阴经( 足太 阴脾经、足步 络 、调气血 ,达到防治疾病的 目的.如对 中风 中经络患者半身不
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足之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畴胱 经、 遂一症 ,西医上给予营养脑神经 ,改善脑循环治疗 的同时,可辅
足少阳胆经) 。临床上根据经络脏腑所反映的病候进行诊断,并 以针灸康复治疗 。治法可取手足阳明经为主 ,辅 以太 阳、少阳经
依 “经脉所通、主 治所及”的理论来循 经取穴进行 治疗。 《四总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宪法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课件第4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pptx VIP
- 1_1_负反馈率计算表.xlsx VIP
- 纳米磁性材料介绍.pptx VIP
- 中国螺栓检测服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docx VIP
- 2011年2月4日巴西东北部电网停电事故分析.ppt VIP
- 踝关节扭伤治疗.pptx
- 美术鉴赏通识教育(西北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排球裁判手势图1.docx
- GA_T 1093-201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