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黄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分析.pdfVIP

柱状黄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 2011年9月,18(5):l100-1107 JournalofFisherySciencesofChina 研 究论 文 D0I:l0.3724/SP.J.1118.2011.01100 柱状黄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分析 张金,邹红,姚卫建,聂品 中国科学院 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淡水鱼类的柱形病的病原。目前对该病原菌遗传操 作系统的研究进展较慢,而寻找高效稳定的启动子来调控外源基因在细菌体内的表达,有可能促进该细菌遗传操 作系统的构建。本研究获得了柱状黄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ety1.coenzymeAsynthetasegene,acs)的编码序 列及其上游调控序列,该基因全长2323bp,编码635个氨基酸。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在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的 上游存在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bidingsite,RBS)序列TAAAA,和启动子一7和一33的保守基序 TATTTTCG和 TTG。将 acs的上游调控序列(promotersequence,Pacs)置于氯霉素抗性基因(chloramphenicolacetyltransferase,cat) 的上游并导入柱状黄杆菌G4株后,cat基因得以表达,并使宿主细胞产生稳定的氯霉素抗性。通过5RACE技术,确 定了外源的cat基因和内源的aCS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都是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 46bp处的T。通过删减分析调控 序列 Pacs,发现起始密码子上游 164bp的序列是保持启动子活性所必需的。通过分析和比对 32个基因的核糖体 结合位点区域,在起始密码子上游 l0bp处发现了RBS保守基序TAAAA。 关键词:柱状黄杆菌;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 中图分类号:$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一(2011)05—1100-08 柱状黄杆菌(Fiavobacterium columnare)隶属 有利于实现外源基因在柱状黄杆菌细胞内的表达。 于拟杆菌门、黄杆菌纲、黄杆菌 目、黄杆菌科,是 乙酰辅酶 A是生物体 内重要的化学物质,它 淡水鱼类的重要致病菌,它引起的柱形病在世界 是丙酮酸氧化脱羧和脂肪酸 .氧化的产物,也是 范围内都有报道 1【】。患柱形病的鱼往往出现烂鳃、 脂肪酸合成、胆固醇合成和酮体生成的碳来源。 体表溃疡、鳍条腐烂等症状,且有很高的死亡率, 蛋白质、糖、脂肪这三大类营养物质最终都会被 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J。柱状黄杆菌 彻底氧化成乙酰辅酶 A进入三羧酸循环,为生物 是噬纤维菌属(Cytophaga)、黄杆菌属(Flavobac— 体提供能量,或者通过乙醛酸旁路产生生物合成 terium)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家族(CFB)的一个 所需的物质 l【训。乙酰辅酶A有以下2种合成途径: 成员。到 目前为止,对这些细菌遗传操作系统的 乙酸在乙酸激酶和磷酸转乙酰酶的作用下转化成 构建进展缓慢,尽管已有关于柱状黄杆菌遗传操 乙酰辅酶 A;通过乙酰辅酶 A 合成酶(acety1. 作系统的报道 4【]。在变形菌中经常使用的质粒、 coenzymeAsynthetase,Acs)一步将乙酸转化成乙 筛选标记和启动子等都不能在这类细菌中有效地 酰辅酶A[nl。由于 ACS参与乙酰辅酶A的合成, 发挥作用[5-7],因为这些广泛应用的遗传元件的启 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相关,因此推测柱状黄杆菌 动子在 CFB家族细菌中基本都不能正常表达[8-9]。 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的调控序列很可能 因此,从柱状黄杆菌中分离高效稳定的启动子可能 含有比较强的能够持续驱动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收稿 日期 :201l-04-0l;修订 日期:2011-06—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 目(2009CB118703). 作者简介:~ (z981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产病原微生物研究.E-mail:z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