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1004—9665/2010/18(1)-0035-06
滑坡滑面 (带)的辩识术
胡瑞林 王珊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摘 要 滑面(带)的识别是滑坡调查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对于滑坡稳定性研究及工程整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
滑坡滑面(带)的基本类型分为岩质滑面、堆积层滑面及土质滑面,并从滑面的地质特征如镜摩擦面、擦痕、泥化带、定 向排列
的菱形剪力体等方面人手,归纳出滑坡滑面的主要识别方法,包括简易力学分析、野外地质判断、现场勘探、位移监测和地球
物理探测等 ,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适用性。
关键词 滑坡 滑面 (带) 辩识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MAIN FEATURES AND IDENTIFICATIoN M ETHoD oF SLIDING.SUR.
FACES IN SoIL AND RoCK SLoPES
HU Ruilin WANG Shanshan
(KeyLabofEngineeringGeomechanci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ng 100029)
Abstract Identificationoflandsliding—surfaceisthecrucialproblem oflandslideinvestigationandresearch.Itis
alsoimportantforlandslidestabilityandconstructiondesign.Thebasictypeoflandsliding—surfaceiscategorizedto
rock surface,sedimentsurface,andsoilsurface.Thegeologicalcharactersoflandsliding—surfacecanbeclassifiedas
smoothfrictionsurface,striation,muddingzoneand diamondshearingwedgewithdirectionalrange.Basedonthis
classification,itisgeneratedthatthemainmethodsforlandsliding—surfaceidentificationcontainsmechanicalanaly—
sis,fieldgeologyjudgment,siteexploration,displacementmonitoringandgeophysicaldetection.Applicabilityof
thesemethodsisalsodiscussedinthepaper.
Keywords Landslide,Landsliding—surface,Identifyingmethods
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威胁,100余座大型工厂和
滑面 (带)识别的意义 50多座大型矿山受到了严重危害。此外,上海、天
津等46个城市还 出现了地面沉降危害,其总沉降面
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 积达 6.4万km 。仅在 1995—2004年的 10a间,全
计 ,全国已发现有特大型和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 国地质灾害共造成 11515人死亡和失踪、65905人
7800多处,有400多个城镇和数千个乡村受到过崩 受伤,财产损失达613亿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
收稿 日期 :2009—12—10;收到修改稿 Et期:2009—12—18.
基金项 目:本文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特大型滑坡早期识别及空间预测研究》(编号:2006BAC04B02)和 《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综
合风险评估技术》(编号:2008BAK50B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胡瑞林,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hurl@mail.iggcas.ac.c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