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汉文化中的察“颜”观“色”.pdf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汉文化中的察“颜”观“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卷 第5期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l_9 No.5 2010年 lO月 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Oct.2Ol0 ■ 语言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汉文化中的察 “颜”观 “色 杨丽波 (长沙民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英汉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汇丰富多彩,但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词汇都被赋予了基本义之外的文化 内涵。文章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对常见的白色、黑色和红色这三种基本颜色词进行了对比研究,意在揭示它们在英汉文 化中的异同,以减少使用中的语用失误,有利于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基本颜色词;文化 内涵;异 同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0)05—0074—04 大干世界五彩缤纷,自然颜色丰富多彩,人类语 汉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中文化 内 言中的颜色词暗合了人们对这一绚丽多姿的人间奇 涵(culturalconnotation)上的异同进行对比讨论,以避 观描叙表达上的需要。颜色词源 自人类生理机制和 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 (pragmaticfailures)为 目 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的直观感受,人们对颜色刺激的 的,便于进一步洞悉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运 感受大体相似 ,但 因不同文化存有民族历史、社会制 用规律,缓解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增进文 度 、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 、价值观 化交流和沟通,加深民族间理解与合作。 念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差别 ,不同生 一 、 基本颜色词 存地域的人们对颜色的感受也互有区分,表示颜色的 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 同,就是对 同一颜色在不同的文 1969年,美 国语言学家伯林 (BrentBerlin)和凯 化语境中被赋予的文化 内涵也各有差异,有时甚至差 (PaulKay)首次提出基本颜色词(basiccolorterms)理 别迥异。因此,在不 同语境之间进行交流 ,了解和掌 论(其中也讨论到汉语的基本颜色词问题),该理论认 握这些异同很有必要。 为,人类语言具有 11个基本颜色范畴,并共 同遵循一 颜色与文化之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19世纪 以 种普遍发生顺序,1978凯和麦克丹尼尔 (Chad.K. 来 ,随着 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兴起,不同民族 中的色彩 McDanie1)对该理论作了补充和修正 ,尤其是对普遍发 与文化之关系的对 比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进入 20 生顺序做了适当调整,但对基本颜色词的界定变化不 世纪60年代后,由于社会语言学的异军突起和基本 大。。 色彩理论的传播,语言界对此问题的思考更显理论上 中国学者姚小平以历时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献 的深刻性和学科内部的对比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 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几十种材料,查考了这些材料 颜色与文化之关系的探讨成为一个让学术界产生浓 中颜色词的出现和使用情况”,“得出自殷代至清末汉 厚兴趣的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与内容。… 近年来, 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经过考察 ,他发现历经演变 这一课题仍旧是中外学者颇感兴趣的研究话题。 之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十个基本颜色词。H 鉴于此,为研究和篇幅之便,本文将从文化的角 比较二者对基本颜色词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 度 ,仅就上述基本颜色词中的白色、黑色和红色在英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