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园艺文摘 2010年第12期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分析
戴春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黑龙江省 马铃薯栽培主要病害之一 ,每年减产幅度在2O%左右 ,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
展 的一个瓶颈。通过合理农艺措施和科学化学防控技术 ,可 以减轻马铃薯晚疫病 的发生 ,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每 3 发病影响因素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 ,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 , 3。1 品种和种薯
重发年份减产50%以上 ,甚至绝产。近年来晚疫病 已成为 种薯选用不严,带菌的块茎是病害的初侵染源。不同
黑龙江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制约因素 。今年黑龙江省早春 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一般叶片平
气温偏低 ,土壤湿度大,马铃薯普遍面临播种晚、出苗迟 滑宽大、叶色黄绿、匍匐型的品种容易感病。叶片小而茸
的问题。生长中后期正值雨季,加之雨季来临后雨水比较 毛 多、叶 肉厚 、颜色深绿的直立型品种 比较抗病。叶片表
集 中,极易引起晚疫病大流行。因此要做到早预防、早预 面气孔数 目多的品种也容易感病。
报、早控制 ,尽量减少 因病害造成的损失。 3.2 气候条件
l 病害症状 温度、湿度是决定侵染的主要条件。孢子囊产生的适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主要侵害叶、 宜温度是18~22℃,游动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是lO~13~C,
茎和薯块。一般以叶及薯块受病最多 ,而以叶上症状最明 孢子囊萌发适宜温度是15℃以上 ,游动孢子萌发适宜温度是
显。田间病株一般在开花前后出现。病叶初生褪绿水渍状 12~l5℃,菌丝在寄主体内生长适宜温度是20~23~C。孢子
小点,潮湿时迅速扩大 ,颜色 由浅变深 ,终呈黑褐色或黑 囊产生的适宜湿度是90%,在95%以上时最盛。根据以上条
色,边缘无 明显界限。病健部交界处可见一 圈白色霉轮 , 件,在空气潮湿、暖多雾、阴雨天多时,易发病、易流行。
以叶背最显著。病斑延及主脉或叶柄处 ,叶片即萎垂。病 3.3 耕作制度
害流行时,全 田叶片一片焦黑并大量脱落。霉轮是田间诊 马铃薯晚疫病可侵染番茄,番茄晚疫病也可侵染马铃
断晚疫病的最可靠的特征。但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呈 薯。马铃薯与番茄连作、邻作以及重茬有利于病菌积累与
褐色,叶背不出现霉轮,易与早疫病混淆 ,可将可疑病叶 传播 ,可增加晚疫病发生或加重发病程度。
进行人工保湿培养,如长出一圈白色霉轮 ,即可确诊是晚
4 防治措施
疫病。薯块受害后 ,病斑呈暗灰色,略下陷,触之病部发
4.1 选用抗病品种
硬,或呈褐色干腐状 。土壤潮湿时 ,病斑侵入 内部 ,同时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差别,最
有许多杂菌侵入,常使整个薯块腐烂。
好选用当年调运的优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由于经过严格
2 发病规律 的茎尖脱毒、组织快繁、扦插育苗、网室繁种等技术环节,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病 能有效的防止种薯带菌,切断初侵染源 ,能极大的降低马
薯内越冬、越夏,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带菌种薯及遗留土 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选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