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乐海钩沉 lM_跏 ,Ha//
笛声吹彻秋湖月 德艺双馨韵流芳
纪念笛子艺术家俞逊发先生
口纪维剑 张 平 詹 永 明
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辞世已两年多了(2006年 1月 21日去 步一步向着竹笛演奏艺术的喜马拉雅之峰执著地攀登着。⑤
田 世)。作为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 16岁的俞逊发,笛艺初露峥嵘。在 1962年第三届 “上海音乐
奏家的带头人, 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 ,并将二 之春”音乐会上,他完美地演绎了笛曲 《欢乐歌》和 《报喜》,获
者融为一体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的 得了该届音乐会最高奖—— “优秀表演奖”。
笛子演奏家,第—位通过比赛成为 “中国第一笛”的演奏家;第一
位发明 “口笛”,并将 “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艺术舞台的演奏家;第 二、艺术成熟之路
一 位开办 “笛文化研究所”的音乐理论家;第一位与世界各国笛子
演奏家举办 “即兴演奏音乐会”的中国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 在俞逊发先生的笛艺之旅中,曾有幸得到冯子存、刘管乐、赵
曲在国内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的作曲家。除此之 松庭等竹笛宗师的指导。他不仅传承了大师们的绝艺,汲取了大师
外,他创作的笛曲 《秋湖月夜》是国内唯一成为 “2O世纪华人音乐 们的艺术精华,且随着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加深,对笛子演奏艺术
经典”的笛子曲。伺《时,他也是开发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音乐家。@ 亦有了独特的理解。
俞逊发先生为新中国竹笛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通过大胆的尝试、精心的研究,俞逊发先生在前人陆春龄、赵
松庭、王铁锤等演奏家探索南北风格的基础上 ,对传统竹笛的演奏
一 、 艺术启蒙之路 理念做了有益的革新。即在不破坏原有演奏风格的前提下,将南北
两派的竹笛演奏特点与技术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有机的融合,并逐
1946年 1月8日,俞逊发先生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 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正如他借用佛学中的一句话:“迷时师
庭。童年的清贫,并未压抑住他活泼爽朗的个性,机敏的他对音乐 渡,悟时自渡”。他不但能吹奏 《欢乐歌》《鹧鸪飞》等细腻含蓄的
时常流露出极强的模仿能力。 江南丝竹,《五梆子》《牧民新歌》等高亢粗犷的北方笛韵也同样
早年,俞逊发先生曾在一座关帝庙开办的夜书班中学习过。寺 驾驭 自如。可以说,俞逊发是将我国南北两派竹笛演奏艺术成功融
庙内僧人做功德的丝竹管弦之音 日日缭绕于耳,沁润着他童年那 为一身的第一人。
片急待开垦的赋有音乐才华的处女地。 1975年 ,中国艺术团成立之初,俞逊发先生凭借其高超的演
如果说,寺庙内的丝竹管弦之音开启了他的音乐天赋之窗,而 奏技术、南北兼容的演奏风格 ,征服了所有评委,成为了中国艺术
一 支价值仅为两角钱的竹笛,则为他的音乐才华插上了起飞的翅 团的一名演奏员。@同年,与当时全国选拔出的各专业的佼佼者一
膀——每天放学路遇的一位卖笛人吹奏的笛音,令他心旌摇动。于 道,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专业音乐片—— 《百花争艳》的拍摄。片
是,俞逊发用他积攒了多日的二毛钱买来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 中,他高质量地完成了独奏和伴奏的任务。该片一经问世,立刻好
的把玩,天生灵性的他,在学校和弄堂里已小有 “名气”。 评如潮,风靡全国。
经过努力,12岁的俞逊发加入了上海 “红孩子业余艺术团”。 1984年 1月 16日,俞逊发先生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 “俞逊
次年,我国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慧眼识才 ,将其收于门下。 发笛子独奏音乐会”。俞逊发先生不仅将 《三五七》和 《喜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