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pdfVIP

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18卷 第 3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o1.18 NO.3 2004年 9月 J0URNALOFCHANGSHA UN1VERSrrY Sept.2004 试论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 王克真 (湖南女子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综观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他在 “治国、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树,是与其在 “修身、齐家”方 面的努力密不可分的。他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的伦理道德出发,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湖湘文化中 吸取营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并对他的部属和弟子的成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关键词 :曾国藩 ;家庭教育观 :教育方法 .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4)03—0017—03 综观曾国藩 的一生 ,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始终恪守并实践 与天命相干涉 。3J由此可见 ,曾国藩愿做 “读书明理之君子” 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代表 ,而他在 “治 胜过做大官。我们知道 ,在明清时期 ,读书人都是通过八股 国、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树,又是与其在 “修身、齐家”方面 文的考试途径来敲开官府的大门的。虽然 曾国藩也是经过 的努力密不可分的。他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的伦理道德出 八股文考试走上了仕途,但是他却十分讨厌八股文。他认为 发,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湖湘文化申吸取营养,逐步 八股文桎梏人的思想 ,汩没人的性灵,并劝告 自己的儿子 “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本文拟从曾国藩的日记、 必读八股文,徒费时 日,实无益也”L4J。同时,他还认为,孜孜 书信、家书、家训、诗文等材料的研究中,就他的家庭教育观 于八股文之中,终会使一个人 的学业无成 ,贻误终身。因此 , 和教育方法做一粗浅的探讨。 他告诫 自己的子弟不要在乎 “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弟为瑞, 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 自立 ,当务其大者远者 ,毋徒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 汲汲于进学也”5‘J。在曾国藩看来,举子之业,并不是大者远 曾国藩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是因为他深知 “家 中要兴 者 ,大者远者是道德文章。曾国藩生活在科举取士的时代 , 旺,全靠 出贤子弟”,而 “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 ,四分 由 虽然 自己并没有把科名视为身外之物 ,但却能对科举制度做 于家教”…。他认为重视家庭教育,首先必须重视 “世泽”,即 如此痛快淋漓的揭露和批判,他的智慧和胆识不能不令人佩 “修之于身 ,式之于家 ”。而 “世泽”有三种 :其一,“诗书之 服 。 泽”,即以读书做学问传家;其二,“礼让之泽”,即以品德高雅 此外,在对待钱财的问题上,曾国藩也反复教育 自己的 传家;其三,“稼穑之泽 “,即以艰苦耐劳从事生产传家。在三 子弟要节俭。他认为,“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 种 “世泽”中,唯 “稼穑之泽”可大可久。在 曾国藩看来,重视 取巧、不沽名、不骄盈 四者 ,究可弥缝一二O)96‘J因此 ,他告诫 世泽者 ,不但应该 “修之于身”,堂堂正正做人 ,而且应该 “式 儿子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 之于家”,教育子弟也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算有 “泽” 系颇大O)9L7J为什么事小而又关系颇大呢?因为他认为 “未有 于后人。曾国藩重视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深受传统 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8‘J。自古以来无数的事实证明,钱多 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齐家则可 以推而治国、平天下。他说: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