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构造样式的恢复及其构造环境意义.pdfVIP

造山带构造样式的恢复及其构造环境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6 卷 第 1 期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Vol. 26 No. 1 2003 年 3 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Mar. 2003 造山带构造样式的恢复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白  瑾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  300170) 摘  要 :造山带主要发育在板块边界或邻近板块边界的活动大陆边缘以及陆内裂陷带。平卧褶皱伴随韧性剪 切带是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典型的区域构造样式。轴面陡立或倒转扇形褶皱伴随逆冲断裂是陆内裂陷造山带 的构造标志。往往由于经历过多期的构造变形和后天构造的干扰 ,不能直接辨认造山带的原始构造样式和方 位。因此 ,需要进行系统观测 ,明辨变形形迹及其世代关系 ,分别获取必需的产状数据 ,因地制宜地进行构造解 析 ,恢复造山带初始的构造样式及其方位 ,为鉴别它的构造环境性质和编制大陆块体的构造格架图提出可靠的 依据。 关键词 :造山带 ;构造解析 ;构造样式 ;构造方位 ( )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4135 2003 01 - 38 - 07 1  前言 壳缩短而导致的造山运动过程的基础构造要素之 一。 ( ) ( 造山旋回 Orogenic cycle 分前造山 preoro 无论稳定地块或者造山带 ,重力作用都是无 ) ( ) ( ) genic 、造山 orogenic 和后造山 postorogenic 三个 时无处不存在的 , 地壳运动无不在重力控制下进 ( ) 阶段 phases 。造山带 , 是前造山阶段的活动带 行的。总体来讲 ,褶皱是在克服重力作用之后地 ( ) ( ) mobile belts ,接受 火山 沉积后 ,在造山阶段中 壳水平缩短的表现。至于由于重力稳定引起地壳 ( ) 经历了褶皱和相关的其它同构造 syntectonic 变形 隆升 ,产生滑动构造[4 ] ,那是造山后重力均衡补偿 变质事件而形成的稳定化的线形区。 ( ) isostatic compensation 所导致的事了。 关于活动带 ,在造山阶段之初 ,是否有过一个 在造山带中 , 不同变形形迹 , 按生成顺序排 地壳伸展阶段的问题[1 ] ,可以从变质温度的下限 列 ,构成变形序列 , 其中哪些变形事件属于造山 和地温梯度的角度加以讨论。一般而言 ,变质作 期 ? 哪些属于后造山期 ? 必须加以区分。为此 , 用的低温限 ,可能在 150 ℃左右 ,发生较低温的无 必须查明造山带构造岩石组合的上覆岩系的变形 定向组构的浊沸石相和葡萄石 - 绿纤石相等埋藏 世代特征。例如 , 中条山区的古元古代中条群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