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哈埠的烙印——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及特征.pdfVIP

黄金哈埠的烙印——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及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哈埠”的烙印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及特征 郭敏帆 提要t哈尔滨是中固近代史上重要的商埠,兴建了大量的商业建筑。本文结合实例,从 发展阶段、社会背景、建筑状况以厦景砚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了哈尔滨近代 商业建筑的历史特征,提出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关t词: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历吏、特征 在中国近代史上,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是和商业的发展兴盛密不可分的。哈尔滨 正式作为一个城市进行建设,严格地说是从20世纪初方才开始,但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 的时间里,已由松花江沿岸零散的村镇屯落,发展为远东地区著名的国际贸易城和国际性 大都市,堪与当时的欧美名城媲美,被誉为“黄金哈埠”。 哈尔滨大量的近代商业建筑,就是这一段历史在城市中留下的深刻烙印。这些建筑 犹如一面多棱镜,不仅表现出当时城市建设中的各种艺术风格,还体现了历史时代的不同 阶段、经营情况的不同特点、所处地段的不同环境等影响,清晰地折射出城市的发展和 变迁。 一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历史背景 早自清代中叶,哈尔滨一带地区已经有中小店铺及摊点的分布,但正式的近代商业建 筑出现.则是自中东铁路修筑以后,作为欧亚联系的铁路枢纽而兴起的。 从1898年开始,随着俄国铁路员工及大量移民的涌人,俄国商业资本大量输入哈尔 滨,近代大中型的商号和商业建筑,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哈尔滨出现的。直到1910年 前后,俄商在哈尔滨的经营都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当时全市乃至全东北地区最 大的商号即是俄商的秋林洋行,它既是大型百货批零兼营的商店,又是一个大型进出口 商。其经营范围很广,以世界闻名的高档商品为主流,如英国的呢绒毛料、德国的五金器 皿、美国的食品罐头、哥伦比亚的留声机、法国的化妆品等,还附设有红茶、葡萄酒、肉肠、 卷烟等加工厂。舆论称之为百货之王,是远东第一百货商场o。 但随着其他资本的进入和十月革命爆发,俄国的实力慢慢衰退,与此同时,欧美列强 出于对殖民利益的争夺,先后加紧向哈尔滨移民、投资、置业。较有声势的国家除德国、英 ①参见文献Ez3,第一篇商业结构,第五章外资商业.第一节俄商 ·299· 国、法国、美国外,还有意大利、荷兰、丹麦、波兰等共计28个国家在哈尔滨图谋发展,加速 r商业的繁荣。20世纪20年代,是哈尔滨商业的黄金时代,商贾云集,贸易兴盛,各国的 洋行、商社大小共达2000余家,进出口货物扩大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莫斯科、伦 敦、巴黎、纽约、华沙、东京、大阪等数十座大城市都与哈尔滨有直接贸易往来,因而进出订 贸易额也随之迅速增加。1914年时进出口额为7049万卢布,到1925年达6317万海关 两(约折10500万卢布),1928年又增至10898万海关两(约折18000万卢布){tf__。 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和通车.哈尔滨的民族工商业得以发展.特别1905年日俄战争 以后,民族资本的发展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哈尔滨的华商商号和商业建筑大部分都设立于 这~阶段。据1936年伪满《工商名录》记载,】907—1928年间.哈尔滨市先后开业的华商 商呼的资本均达数万或数十万元(货币单位折为“伪满币”),例如同发隆(资本18万元)、 东合利(资本20万元)、恒顺昌以及公和利(资本8万元)等。20年代末是哈尔滨民族资 本的巅峰时期,1926年哈尔滨的华商成立了东省特别区商务联合会,不久又成立了哈尔 滨华商会联合会。1928年新同记商场开业,资本达100万元以上o。在中国民族工商业 发展史上,当时形成了“南有上海,北有哈尔滨”的格局。 哈尔滨近代的商业繁荣也仅持续到此时。由于日本于1932年初武装占领哈尔滨,使 得此后啥尔滨的经济命脉被日本资本和伪满资本全面控制,日本商户迅猛增加,而其他的 外国工商业及民族工商业则纷纷走向消亡。直到1946年解放,除了El本的商店、会社,哈 尔滨基本没有更多的商业建筑活动。 二 哈尔滨近代商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1.分布的国籍性 由于近代哈尔滨的商业繁荣是多个国家投资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建筑的分布具有 明显的国籍性,即按照所属国家的不同呈区域性分布,位于同一个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