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蓝网系统规划:概念、评价方法及应用.pdf

北京市蓝网系统规划:概念、评价方法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蓝网系统规划:概念、评价方法及应用① 高 雅 【摘要】北京具有悠久的亲水历史,然而城市所处时代与水系承载功能决定了当时水系建设的思路。 现在所处的全球化、后工业时代,世界重要城市的水系普遍承载游憩功能,决定了北京的水系建设思路必 须是从背对水转为面向水,从隔绝断裂转为贯通。本文提出了北京“蓝网”系统的概念,并探索了蓝网评 价体系的搭建,确定了文化性、游览性、开放性、公共性和重要性五类分析要素,并辅以ARCGIS 综合分析 手段对水系廊道进行评价,即北京市蓝网重要性分级 (分为一级重要、二级重要和一般三个级别),最后连 接一级重要廊道形成连续贯通的城市 “蓝网”系统,修复城市与水之间的联系,重塑北京城市印象。 【关键词】水系;滨水空间;绿道;评价方法 北京一度是一个依水而立的城市。经过金、元、明、清几代辛苦营建,终于形成以上至 京西玉泉山下接京东通州的通惠河为主线,护城河围绕城市及皇城,运河串联城区河湖,形 成涵闸节制、河湖连通环绕的城市水系格局。以通惠河、护城河、六海为代表的城市河湖水 系,不仅影响了北京城的结构和布局,还凸显了古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解放后,针对 当时存在的用水水源缺乏和城市防洪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北京市水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引水 和疏浚上。因为无暇顾及景观与生态用水,使得城市水系中的许多景观河道或是被裁弯取直, 或是被改为暗沟甚至填埋,或是不闻不问渐被遗弃。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北京市开始大力治理恢复整治城市运河水系,初步形成“三环水系绕 ② 京城”的景观 。 但是北京市的水系自身、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水系文 化缺失、城市与水相隔绝和水系之间缺乏联系三方面。首先是水系文化的严重缺失。建国以 来,北京市的城市形态便以交通结构为基础,历史上形成的南北中轴线、建国后兴建的东西 向长安街以及六条主要环状快速路将北京切分成“灰格”,形成通常意义上的北京城市印象。 而北京历史上丰富的水系在这个结构中只是破碎、零散的存在,水系在人们认知的北京地图 中从来没有被清晰地辨识。其次,城市与水系之间的隔绝情况严重。由于以防为主的理念占 主导地位,导致滨水空间被快速路、仓储及工业用地占据,河湖水系与周边城市建设未能实 现融合。根据最新现状用地数据显示,北京市域范围内共计68%的隔绝性质用地 (包括U类/T 类/W类/M类)均位于水系两侧1公里的范围内,且规划的滨水绿地实现率也较低,将现状滨 ③ 水绿地与规划滨水绿地相比照,发现滨水规划绿地的实现率不到30% 。第三,水系之间缺乏 联系。目前围绕着水系与滨水地区建设编制了一系列规划,如《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规划》 (2009),《潮白河绿色生态发展带规划》(2010),以及《通惠河滨水文化景观带规划(朝 阳段)》(2008)等。但是规划编制只是针对某一区域、某一河流,各要素之间缺乏系统性 的协调和联系,各项规划之间的统筹及整体性不足。 城市所处时代与水系承载功能决定了当时水系建设的思路。目前我们处于全球化及后工 业化时代,众多世界重要城市的水系普遍承载游憩功能,并且逐渐与城市共生共荣。这决定 了新时期北京的水系建设思路应立足于重塑水系文化,不仅将城市从背对水转为面向水,实 现滨水环境的开放;也应该使水系从隔绝断裂转为贯通,实现滨水开放空间的连接。在此意 义上,提出建设连接贯通的北京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网状系统—— “蓝网”系统,对北京 城市印象的重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巩固具有深远意义。 1.蓝网概念的提出 ④ 参考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 的解决思路,本研究提出建设以水域为网络核心,由 河道内水体(蓝)、河道两侧绿化带(绿)以及滨水空间(灰)三个空间层面共同组成的滨 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网状系统——蓝网(Bluenet ) (图1)。 图1 蓝网概念示意图 蓝网概念基于北京河流的网状分布特性提出,以应对新时期城市水系及滨水公共空间重 塑的需求。蓝网实质上是滨水绿道系统的扩展,它应承载文化、旅游、休闲、景观等多种功 能,通过水系及其滨水绿带组成的开放空间网络,将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开放空间、公共 设施以及重点开放区等连接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