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六 概念阐释类选择题.docVIP

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六 概念阐释类选择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概阐释类选择题 (2013·重庆·T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题指导】 1.命题立意:本题以解读“均田制”这一历史概念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原始史料中历史概念的能力。 2.获取信息(两个关键信息)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表明要考查的主题概念——均田制。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是对均田制性质的论述。 3.分析信息 (1)均田制下并不是全部土地都归国家所有,而是仍有部分私有形式的土地,故排除A。 (2)均田制下土地由国家进行分配,“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与这一原则相违背,故排除。 (3)受田者不仅要向国家缴纳赋税,还要承担兵役和徭役。故排除C。 (4)均田制为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没有将全部土地重新分配,只是将因战乱、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无主荒地进行再分配,故选D。 1.从题目呈现方式看,有三种: (1)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多 (2013·天津·Tl0)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 (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2)在题干中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或阐释,备 ①(2013·安徽·T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 ( ) A.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013·天津·T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 ( ) A.新航路开辟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3)在题干中对某一 ①(2013·江苏·Tl8)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 的是 (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 (2013·福建·T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命题趋势:该题型是以历史概念作为命题的主 3.应对措施:在考场上解决此类试题时,要从历史 历史概念,答对题目。 考场破题 (1)把握概念内涵外延: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 涵外延及历史概念的异同点。(2)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因此要特别关注题干中所涉及的显性或隐性的时间范畴。 (3)巧析备选项:对于备选项要特别注意其用词是否准确,防止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1.《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2.“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 ( ) A.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B.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3.“一个人怎样才是义的,那就是唯独因信。”在 ( ) ①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被削弱 ②德意志出现德文版《圣经》 ③教徒反对事功和繁琐的教仪 ④西欧的世俗王权逐渐衰落 A... D.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求善而不存真 B.缺乏理性精神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6.概念阐释类选择题 1. 南材料中“权立九品,盖以沦人才优劣,非 为世族高卑”,以看九品中正制打破了士 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依据人才优劣确定 品级,因此A正确,B、不正确;D是科举制 的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欧盟的有关内容。欧盟成 员国之间实行互惠政策,排除A;B、C说法错 误,只有符合题意。 3.从材料中“义”“信”的关系来看,材料体 现的精神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选项 应该是 教改革后欧洲的王权逐渐上升,而不是衰落, 不正确,故选择A。 4.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这一概念。 中国代科学的“学术体系”混有“反科学的 成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