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277-2007
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Iprodion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by HPLC
2007-04-17 发布 2007-07-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肃、靳松、林桓。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番茄、大白菜、菜豆、结球甘蓝、黄瓜等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35 mg/kg。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mg/L--40 mg/L。 试样中的异菌脲经乙腈浸提,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波长218处测定,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丙酮。正己烷。丙酮一正己烷溶液[(C3H60+C6H14)=1+1]。丙酮一正己烷溶液[(C3H60+C6H14)=8+2]。乙腈,重蒸。甲醇,色谱纯。无水硫酸钠。氯化钠。弗罗里硅土:0.149 mm--0.250,130℃烘10 h,加5%水减活。异菌脲标准品,纯度≥95%。 异菌脲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0.0500 g异菌脲标准品,用甲醇(3.6)溶解并转入50 mL容量瓶,用甲醇(3.6)定容,得到1000 mg/L的标准贮备液。异菌脲标准工作液:使用时由3.11稀释得到100 mg/L和10 mg/L的标准工作溶液。其余标准溶液均由3.12稀释得到。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01g。均质器,6000 r/--36000 r/min。旋转蒸发仪。玻璃层析柱,15×0.8cm。 将蔬菜样品取可食部分,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本表面的附着物,将其切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加工机中捣碎成匀浆。匀浆放人聚乙烯瓶中于一16℃~一20℃条件下保存。称取样本时,常温样本应搅拌均匀;冷冻样本应先解冻再混匀。
称取匀浆试样10g(精确至0.01g)于150mL烧杯中,加50mL乙腈(3.5),在10000 r/min条件均质1 min,滤液经铺有滤纸的布式漏斗抽滤至装有3g~5g氯化钠(3.8)的100 mL具塞量筒中,盖上塞子,剧烈震荡1min,在室温下静止1 h,乙腈相和水相分层(若有乳化现象,加少量水振摇后继续分层)。取10mL乙腈提取液至50mL圆底烧瓶中,在旋转蒸发仪上(水浴温度45℃)浓缩至近干,待净化。在层析柱中依次加入3cm高的无水硫(3.7),2g弗罗里硅土(3.9)和3cm高的无水硫酸钠(3.7)。用10mL丙酮一正己烷溶液(3.3)预淋柱子,弃去预淋液。先用少量丙酮一正己烷溶液(3.4)溶解6.1得到的蒸残物并转移至层析柱中,然后用60mL丙酮一正己烷溶液(3.4)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清洗圆底烧瓶并淋洗,接收全部洗脱液并在旋转蒸发仪上(水浴温度45℃)浓缩至近干,氮气吹干后用2.00mL甲醇(3.6)溶解蒸残物,过0.45/m微孔滤膜,待测。 检测波长:218 nm。
色谱柱:不250 mm×4.6 mm,5/m。
流动相:甲醇一水溶液[(CH30H+H20)=70+30]。
流速:1.O mL/min。
进样体积:20。
保留时问:23 左右。分别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问定性,以待测液峰面积与标准溶液峰面积比较定量。 除不加样本外,采用完全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平行操作。试样中异菌脲的残留量用质量分数计,单位以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公式(1)计算: ω=---------------×F………………….(1)
VX×AS×m
式中:
——试样中异菌脲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s——标准溶液进样体积,单位为微升();
v。——试样溶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待测液进样体积,单位为微(μL);
A——标准溶液的峰面积;
Ax——待测液的峰面积;——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F——分取体积/提取液体积。计算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 1195-2006 银合欢 种子.doc
- NY_T 1197-2006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玉米.doc
- NY_T 1198-2006 梨贮运技术规范.doc
- NY_T 1199-2006 葡萄保鲜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0-2006 甘 薯 脱 毒 种 薯.doc
- NY_T 1201-2006 蔬菜及其制品中铜、铁、锌的测定.doc
- NY_T 1202-2006 豆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3-2006 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4-2006 食用茵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5-2006 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doc
- NY_T 1279-2007 蔬菜、水果中硝酸盐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 NY_T 1281-2007 花卉植物真菌病害检测规程.doc
- NY_T 1282-2007 柑橘全爪螨防治技术规范.doc
- NY_T 1283-2007 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测定.doc
- NY_T 1284-2007 食用菌菌种中杂茵及害虫的检验.doc
- NY_T 1285-2007 油料种籽含油量的测定 残余法.doc
- NY_T 1286-2007 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doc
- NY_T 1288-2007 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颜色的鉴定.doc
- NY_T 1289-2007 长江上游地区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
- NY_T 1290-2007 长江中游地区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