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干预脑出血大鼠模型实验中的体会与思考
The realiz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experiment research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at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褚鑫,蔡恩丽,方涛,武煜明△
CHU Xin,CAI En-li,FANG Tao,WU Yu-ming△
△通讯作者:武煜明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Yunnan,650500)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1FZ157)
作者简介:褚鑫(1984~),男,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理研究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云南中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1班褚鑫收
邮编:650500
电话邮箱:349898181@
【摘要】针刺防治脑出血(ICH)疗效肯定,具有广阔前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针刺干预ICH的实验研究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开展针刺对ICH大鼠实验研究的体会,对ICH的动物模型和针刺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并就灌注取脑的方法、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各环节的时间进行总结,为针刺防治ICH实验研究方法的统一提供参考,从而促进ICH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针刺,脑出血,大鼠模型,实验研究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即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致死、致残率极高,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ICH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针刺治疗ICH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成为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近年来,随着针刺干预ICH研究的深入,不仅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以推广,而且在针刺干预ICH实验研究方面也有大量有益的探索。但就总体而言,实验研究依然存在局限性,不利于临床中针刺治疗ICH水平的提高。为此,笔者在目前针刺防治ICH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对针刺干预ICH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做出如下思考:
对ICH大鼠模型的分析
ICH动物模型与人类ICH的近似程度直接关系到自发性ICH实验研究的价值。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明显,临床ICH患者大多是在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基础上导致小动脉透明脂质化及纤维素样坏死,小动脉弹性下降,最终形成动脉瘤破裂出血。ICH患者有多种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早期血肿扩大与继发性的出血等与脑血管的基础病变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ICH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动物实验中,一个良好的ICH模型应最大程度地再现人类ICH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目前常用的四种ICH动物模型,均与人类ICH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自发性ICH模型由于遗传性血管损害及制作过程中不稳定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应用大大受限;微球囊充胀是一种单纯的机械压迫,由于不能模拟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浆蛋白等在ICH后脑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该模型在近年来已经很少使用;胶原酶诱导ICH的出血区是弥漫性渗血与脑组织混合在一起,并非一个完全的血肿,病理上类似于出血性梗死。而且胶原酶注射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诱导出血,此外胶原酶诱发的炎症反应比人ICH更强烈,与临床自发性ICH的发病情况不同;自体血注入法用于大动物时产生的血肿大小形态比较一致,重复性较好,但用于大鼠等小动物时重复性差,尤其是血肿大小等难以掌握。并且该模型不能模拟人ICH时深穿支动脉破裂的过程,注血速度稍快,血流往往顺针道溢出,进入蛛网膜下腔,且易破入脑室。
由于自体血注入法相对来说比较接近临床,大量的实验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二次注血法、二次注血改良法、三次注血法、注射凝固血法等,并且取血方法也各有不同,有断尾取血法、股动脉取血法、尾动脉取血法、心室取血法等。但迄今为止自体血注入法亦存在不同的缺点,比如造模后均存在自愈的问题,有动物实验[1-3]发现用自体血建立ICH大鼠模型,出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学改变,3d时达高峰,7d时基本恢复正常。包括三次注血法大鼠的行为学7d时也基本恢复正常,本实验大鼠的行为学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恢复,与上述实验结果相符。注射凝固血法虽然看似解决了血液随针道溢出的问题,但血液凝固后,血清的逆流影响血肿的大小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研究[4, 5]表明临床ICH患者较大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血肿扩大,时间多位于24h之内,尤其是6h内。而对ICH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争议之一便是刺激血肿扩大,显然自体血注入法存在血肿不可能扩大的缺陷。至今大多数ICH模型用健康、年轻的动物制作,其脑动脉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