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参考文献资料。完美PDF格式,支持复制编辑!!!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流通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以‘汽车
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代表,中国政府在2005年出台
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汽车流通行业进行规制。这些政策明显的“鼓励品牌授权,淘
汰弱势经销商,倾向生产商”的取向,与欧盟2002年出台的新政“保护经销商”
的取向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这些政策是否真正其到政府所期望的效果,我国政策
取向与国外具有明显不同的依据是什么,而怎样的政府规制倾向才是有利于汽车
流通行业发展的。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以‘办法》为例,通过建立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模拟其实施对汽
车流通业造成的影响。从上游生产商、下游经销商和社会福利三个角度做出静态
比较分析,得到结论:《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控制我国汽车流通业存在的“过
度进入”状况,其倾向于上游生产商的取向是具有合理性的。
随后文章应用现代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和纵向限制理论,对欧美成熟汽车流通
市场发展演变进行因素分析,并就我国汽车流通业发展做出国际比较,得出结论:
在汽车产业成长和普及阶段,政府规制倾向于增强上游生产商对下游流通业的控
制力,以利于整个产业链规模经济的提高;而发展到成熟阶段,则倾向于通过增
强下游抗衡势力来抵消上游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带来的竞争不足,以保障汽车
作为普通消费品所带来的社会福利。
而我国轿车流通业显示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一些双重特征,因此我国汽车流
通业政府规制的取向也应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注重增强上游生产商对整个产业链
的控制力,追求规模经济,提高上下游行业集中度;同时,注重保护存活经销商
发展空间,鼓励多元化流通渠道模式和培养一批有实力的独立经销商。
关键词;汽车流通业。流通组织结构,品牌授权,政府规制
Abstract
Astheautomoblle in
industry China,the ofthe
develops penetration
automobiletrade more
is andmoreattention.Aseriesof
causing policies
onautotrade in
weredebuted Codeofthe
2005,forexample,the Management
and onthe ofAutomobileBrands.A11these
ImplementationSelling by
tendto theBrand
policies encourage SellingCertification
Franchising,
toeliminateweak
some autosellS andto the
agents, strengthen
are tothenew in
manufacturers’power,whlchtotallycontrary policies
thesales totheabove
Europe,toprotect agentsthere.Accordingfacts。
thiSthesiS
mainlyconcentratesonthe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