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中国泽蛙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种群系统地理学研究
刘忠权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资源研究所,南京210097)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线粒体基因组和种群系统地理学等两个方面对中国泽蛙进行了
研究。
,1文献综述泽蛙是我国南方的常见蛙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
和南部。中国境内的泽蛙Rnan
被众多学者采用至今。但是泽蛙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章从泽蛙的形态、
分类、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种群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进行了综述。/7’
譬中国泽蛙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研究j降国泽蛙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共17717
有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的三个显著特征:1)独特的ND5基因顺序
的假基因;3)控制区的3’端具有8个含有89bp的串联重复单元。我们还分
析了基因组的碱基和氨基酸的组成、tRNAm‘假基因的成因,推测了22个tRNA
的二级结构。另外还探讨了线粒体基因重排机制和泽蛙的分类地位,根据形态
学和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泽蛙从传统蛙属Rana中分出的观点是合
理的。/J,f
工/ .
y两栖类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j/现存两栖类的三
个目的系统发生关系仍然没有统一意见,最广泛被接受的假说,是建立在形态
学证据基础上,支持现生的两栖类三个目在古生代后期(300
mya)单系起源,
并且无尾类和有尾类为姐妹群关系(蛙类假说)。然而,现生的两栖类单系起源
和蛙类与蝾螈类紧密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在测定了泽蛙线粒体
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与己知其它的5种两栖类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同时
选择了11种高等脊椎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序列,以硬骨鱼类做外群,用22个
tRNA基因合并数据进行系统发生重建分析,结果表明MP、NJ和ML树都强
力地支持现生两栖类动物为单系群并且蝾螈类和蚓螈类为姐妹群关系(自引导
中国泽蛙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种群系统地理学研究
在形态学基础上提出的蝾螈类和蚓螈类为姐妹群关系的假说相一致,并得到建
立在线粒体和核rRNA基因数据基础上的许多分子研究的支持。另外我们探讨
了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不同的原因以及利用线粒体全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
生分析存在的偏差。/-
¥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重排及机制,(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顺序最初认为是
完全保守的。从非洲爪蟾到人类的线粒体基因组都具有共同的基因顺序。但是
随着越来越多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发现了一些类群具有基因的重排和重
复。在我们测定的泽蛙线粒体基因组基础上,通过研究GenBank中200多种脊
椎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中发生基因重排的类群,总结出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重
排的特点。广泛用来解释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重排机制的是基因区串联重复模
型,而怎样形成基因串联重复有许多模型或假说,最常见的是滑链错配机制而
引发基因串联重复;另一种是通过轻链复制的错误起始,利用具有茎环结构
structure)部位作为轻链复制起始区所引起的。线粒体基因重排
(stem—and-loop
的机制可能还涉及到重组。串联重复模型可以解释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线粒体基
因重排,特别是相邻的tRNA基因,但并不能解释全部。我们在泽蛙线粒体基
因组中发现了ND5基因的重排,这是脊椎动物中第一次报道。如果按照串联重
复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来解释泽蛙ND5和tRNA基因的重排。为此,我们结合上
述机制以及线粒体复制期间初生链3’末端不稳定的特点提出整合重组模型(the
recombination
integrative model)来解释所有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的重排机制。
这个模型可以从线粒体复制特点、基因重排的特点和发生重组的可能性等三个
方面得到证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可以提供评估脊椎动物系统发生
关系的重要信息。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重排相对较少发生,但是当重排出现时,
将能够鉴别单系群,因为大量可能的基因排列使得同样的基因顺序不可能分别
独立地产生,因此具有共同的基因排列顺序很可能表明有共同的祖先。基因排
列的比较是解决具有争议的系统发生关系有力的工具。户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