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解剖及手术进路的研究.pdfVIP

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解剖及手术进路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博 士 后 陈合新 合作导师 许 庚 流 动 站 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 耳鼻咽喉科学 研 究课拜吸: 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解剖及手术进路的研究 出Asz作报 告评 审专家 主席 李 源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钟世镇 教授 院士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苏振忠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跃建教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 明教授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谢民强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卢永田教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秘书 刘 贤副教授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本课题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 ((2000年),广东省卫生厅 ((2001年)基金联合资助 出站工作报告时间:2004年 月 日星期 中 岁狡摘 要 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解剖及手术进路的研究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鼻腔鼻窦应用解剖学研究,进一步明确鼻腔鼻窦复杂的解剖学 结构,为临床科研、教学提供客观的形态学标本,为鼻内窥镜手术设计合理进路, 减少手术并发症,为经鼻内窥镜开展新的临床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学数据。方法: 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内卡尺,量角器,圆规等对25具成人尸颅进 行解剖学研究。对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的血液供应进行解剖学观察。在此基 础上对泪囊和鼻泪管及其相关结构、上领窦外侧壁、蝶窦前壁、蝶窦外侧壁以及 眶纸板等部位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学测量,其中2例新鲜标本制备铸型标本。 结果:①泪囊:泪囊上下长 7.8212.78(5.20^-10.22mm);前后长4.881 0_99(3.20-6.16mm)。泪囊后界距中鼻甲前端的距离3.14士0.47(2.22-5.18), 豁膜厚度1.7810.23(1.40^-2.10)。骨壁厚度前界0.4210.23(0.20^-0.68mm); 后界为 1.10士0.22(0.42^-1.44mm)。将钩突切除后其钩突的基部前缘与泪囊后 界的关系:泪囊上部距钩突前缘的距离3.58士0.34(3.20^4.12mm);下缘距离 3.84士0.24(0mm),②上领窦外侧壁骨质厚薄不均,其中以前部较为菲 薄,0.42士0.09(0.28-0.78mm),而后部相对较厚0.78士1.88(0.56^-0.94二)。 可以通过骨壁窥及外侧的血管神经,外侧壁表面呈弯曲凹陷,前后长度为 23.78士8.16(16.76-35.66mm),上下长为 12.18士3.12(8.98^-15.18mm),面积 为276.87士20.55(158.23^423.26mmz)。眶下血管神经束走行于外侧壁与上壁 交界处,其中形成管状为7侧(7/50),半管状23侧(23/50),平坦型20侧(20/50)a 该神经血管束距上领窦顶壁的距离为2.0810.47(0.1-3.48)mm。眶下神经长度 为22.45士3.34(20.78-26.46),直径为2.60士0.27(2.46-2.96):眶下动脉的 长度20.20士2.30(18.98^-24.76),直径为1.56士0.23(1.40 1.98)。③蝶筛隐 窝的位置及形态:蝶筛隐窝为上鼻甲与蝶窦前壁之间陷窝样结构,位于鼻腔的后 上部,其中位于上鼻甲后方26(52%)侧,上鼻道后方15(30%)侧,最上鼻甲后方 3(i8%)侧。蝶窦口的位置及形态:蝶窦口的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和半月形,蝶 窦口其中以圆形居多,其直径为2.22士0.21(0.54-4.72)mm.蝶窦口距鼻胜底 面垂线距离为 37.10士5.32(34.72-46.66)nun,鼻小柱前下缘至蝶窦口与鼻腔底 平面的火角为 35.80士4.2 。蝶窦开口距后鼻孔上缘的距离为 24.72土 3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