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材料2: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解析:第(1)问以《本草纲目》图片切入,本题的图片从形式上看,插图本身就是一种特点,从图中的内容看,体现了分类的信息,再结合有关分类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第(2)问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等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特点及意义: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1 000多幅图,形象地表明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国外还有一些人和报刊公开宣称:“中国能开凿关沟段(注:从南口到岔道城之间的路线)之工程师尚未诞生于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等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2: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材料3:中国近代有位工程方面的科学家曾说过:“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所面临的处境。
(2)材料3中的他指谁?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铁路之父”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面临的困境,展现了他的优良品质。第(1)、(2)问,一方面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可联系所学知识,第(3)问就需要根据材料3进行总结。
答案:(1)大多数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落后、愚昧是阻碍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帝国主义极力争夺铁路修筑权,压制中国自主铁路建设也是阻碍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科技人才不足也制约铁路建设,中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很缓慢。
(2)詹天佑。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3)爱国;正义感和责任感。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2: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2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1,联系材料2,概括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结合1953年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第(2)问要结合教材中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及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重大成就来分析。第(3)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地质部门、勘探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4.(2012·泉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4.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5.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6.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7.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8.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49.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总回扣(附答案)1.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总回扣(附答案)2.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总回扣(附答案)3.doc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总回扣(附答案)4.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1单元 第1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1单元 第2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2单元 第3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2单元 第4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5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6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7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8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4单元 第9讲.doc
-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5单元 第10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