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脊背六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临床应用机制浅析
【摘要】? 作者在传统小儿捏脊手法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脑性瘫痪患儿临床康复手法,即“脊背六法”。本文介绍此手法的推脊法、捏脊法、点脊法、叩脊法、拍脊法和收脊法6种手法。
【关键词】? 脑性瘫痪/康复; 脑性瘫痪/按摩疗法; 推拿,脊柱; 医学,中国传统; 儿童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本病呈现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儿童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为主,无特效的药物与方法,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积极综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已成为小儿脑瘫康复的重要原则[2]。
???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针刺、循经推拿、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综合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落后,纠正肢体部的异常姿势,但是针对患儿脊背部张力高、肌力差的问题,上述方法疗效不甚理想,且没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患儿临床康复中比较棘手的问题。针对小儿脑瘫脊背部的康复非常重要,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康复实践中,在传统小儿捏脊的手法基础上,独创了一套专门解决此难题的手法,即“脊背六法”。它包括推脊法、捏脊法、点脊法、叩脊法、拍脊法和收脊法6种手法。“脊背六法”主要作用部位在脊背部,操作时主要以这些肌群为重点,利用推、捏、点、按、叩、拍等手法的机械刺激直接施治于脊背部,促进脊背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以缓解肩胛部、背部、腰部肌肉和肌群的痉挛,降低肌张力;同时又通过对肌肉的良好刺激,使肌肉更富弹性力量,以达到提高腰背部肌力的目的,从而纠正异常姿势,促进运动发育。
??? “脊背六法”是一个复合性的手法,它包含了中医传统的小儿捏脊手法,并将捏脊手法系统化、规范化,并加入了点、按、叩、拍等手法,使原有捏脊手法得到进一步的系统、规范、扩充和完备,扩大了原有手法的治疗范围。“脊背六法”将这6种手法顺次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及夹脊穴,通过推、捏、点、按、叩等手法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促进膀胱经及督脉经气的激发,以调节机体脏腑的功能,长期施用,能够改善患儿的饮食情况,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为患儿进行长期地、系统地康复训练提供了保障。现将“脊背六法”介绍如下。
??? 1? “脊背六法”操作简介
??? 1.1? 推脊法? 用掌根沿督脉或食、中、无名指三指指腹沿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从龟尾至大椎穴推行。推进时速度宜缓慢,压力要平稳均匀而适中。
??? 1.2? 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二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督脉和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从龟尾穴双手交替向上捻动,直至大椎,每捻三下重提一下,即“捏三提一”法。初次对患儿施用时一般可捏3~5次,待患儿适应后可增至6~9次。捏拿肌肤的多少及力度应视患儿年龄的大小及承受程度而定。
??? 1.3? 点脊法? 用双手拇指指面点压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穴位及夹脊穴,从上到下沿背部经脉穴位顺次点压,力度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忌突然加力或突然撤力。常结合拇指揉法,使手法刚中带柔。
??? 1.4? 叩脊法? 多采用三指叩击法。拇指与食、中两指指腹紧贴在一起,连续叩击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穴位。多从上到下顺次叩击,叩击的力度应根据患儿的大小、体质、身体条件灵活掌握。
??? 1.5? 拍脊法? 五指并拢微屈,掌心呈空虚状以形成虚掌或用拳背有节奏的拍击患儿背部,主要沿着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由上向下进行拍击。操作时要求腕掌、掌指关节放松,应用腕力进行拍打,用力需平稳、轻巧而有弹性。
??? 1.6? 收脊法? 在患儿背部有顺序的应用掌根擦法、掌根揉法、三指揉法等放松性手法,称为收脊法。主要作用于脊柱及两侧肌肉,一般多先擦后揉,手法衔接要协调,力度应适中。
??? 6种手法顺次施治于脑瘫患儿的脊背部,由龟尾穴沿脊柱至大椎,亦可直至后发际。手法的刺激性遵循先轻后重再放松的原则,由推脊放松脊背部开始,至捏脊、点脊、叩脊进行强刺激,再到拍脊、收脊等放松性手法,几种手法依次作用于背腰部,协同增效,以达到刺激腧穴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机体脏腑功能、降低背部肌张力、提高腰背部肌力的作用。
??? 2? “脊背六法”的中医治病机制
??? “脊背六法”是在小儿捏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循行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及夹脊穴的刺激,以调整脏腑功能,激发机体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达到防病抗病治病的目的。“脊背六法”操作部位在背腰部,治病防病理论总不离中医的经络学说,其中尤以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支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68例疗效观察.DOC
- 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DOC
- 1- 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对C57BL小鼠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DOC
- 1 076株临床细菌的菌种分布.DOC
- 1,6-二磷酸果糖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DOC
- 1,6-二磷酸果糖与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DOC
- 1,8—二桉油素用作病理组织石蜡切片透明剂的实验研究.DOC
- 1H磁共振波谱在颅脑肿瘤应用的探讨.DOC
- 1例成人永存动脉干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DOC
- 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护理.DOC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尾矿库.pptx VIP
- 解读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ptx VIP
- 清华大学航空应用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讨论稿.pptx VIP
-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新教师数学教学培训PPT课件(2025).pptx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x VIP
- 2025年成都天府一街初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成都铁中府河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搭建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方案.docx VIP
- 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筹建方案.docx VIP
- 高一三角函数习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