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儒家思想的自发践履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利主义儒家思想的自发践履者   摘要:探春是曹雪芹笔下的正面人物。探春身上光彩夺目的地方与受人非议之处无不与其超越自卑的努力相关。她拒斥生母、胞弟,投靠王夫人,是因为她与生母、胞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她不是“正统主义者”,对孔梦之道多有微词。她敢作敢为,承认利欲的合理性。也许她并不知道功利主义儒家是何许人物,有何思想,但她的言行却与功利主义儒家思想若合符契,因此说,探春是功利主义儒家思想的自发践履者。   关键词:正面人物;超越自卑;功利主义儒家;正统主义者;自发践履者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2-0124-06   《红楼梦》的魅力无与伦比。自其问世以来,无数读者被其吸引,为之癫狂,特别是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是让读者心潮激荡。在备受争议的热点人物中,探春形象是焦点之一,涉及到弱势性别(女性)问题、嫡庶制度问题、主奴问题、经济改革问题、个人与家族命运结局问题等诸多方面。学人们在讨论这一形象时,情绪激动,往往抓住一点,不计其余,或对其一味拔高,或对其无限贬低。不用说,这种一面倒的马太效应式的文学批评是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探春形象的。   套用前贤时杰不再前卫时髦的术语来说,曹雪芹笔下的探春是一个“正面人物”,因为他主要是带着肯定与欣赏的态度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在曹公笔下,探春的第一次露面便来了个闪亮登场,在初来乍到的“世外仙姝”林黛玉眼里,探春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表面上看,这仅仅是林黛玉眼里的探春,与曹公自己的态度不能等同。曹公在这里是用黛玉的视角写探春,用的是“限知叙事”。惊鸿一瞥,黛玉停留在探春身上的目光只是短暂的一刹那,论理,在她的眼里只能感知探春的外表,曹公笔下只应出现外貌描写,然而出于对探春的热爱,曹公的笔触却不自觉地溢出了“限知叙事”、“外貌描写”的范畴而对探春作出了主观评价:“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正是这一不经意的破绽,暴露了曹公将探春视作“正面人物”的内心秘密。此后,曹公又用几次特笔,将探春塑造得光彩照人:是探春率先发起组织了诗社“海棠社”。让内含于贾府的大观园不是像整个贾府那么恶浊而是诗意盎然;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在贾府搞起了经济改革,使大观园一时间成为贾府里的“特区”,使地位卑微的奴隶老嬷嬷们看到了朦胧的希望,发挥了她们的生产积极性;是探春坚决抵制抄检大观园的愚蠢行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王善保家的脸上,让在场者甚至当今的读者都感到痛快淋漓;也是她通过这一事件发出了内讧必然导致家族败亡的凄厉预警:“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作者意图并不必然能最终决定文本的意义,还必须检验曹公所肯定的探春是否真的值得肯定,如果值得肯定,还要分析在哪些方面值得肯定以及可以肯定到什么程度。   探春一出场,曹公就通过速写眉眼的方式为探春的个性定了基调:活泼开朗、主体精神高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曹公笔下的探春可以说是神采飞扬。然而启人疑窦的是,这与曹公为探春配备的“硬件”协调吗?探春的“硬件”很差:弱势性别(女儿身)、庶出身份、身处末世。笔者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彼时的探春处于童年时代,很难感受到性别的劣势与时代的黑暗,即使是庶出身份也被无意遮盖:性格开朗的祖母视含饴弄孙为天伦之乐,在居家孙女中,她最为贾母宠爱:童年时代的探春没有与生母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与生母间也就不存在利益冲突,出于母亲天性,彼时的赵姨娘肯定对她疼爱有加;即便是王夫人,也因长子贾珠英年早逝,女儿元春被送进深宫吉凶难卜,幼子宝玉异常淘气而身心俱疲,她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刁难对嫡子宝玉不构成威胁的庶女,相反,如果她足够精明的话,还应对庶女示好,以邀贤惠之名,以种日后分化赵姨娘母女之因,种种迹象表明,王夫人正是这样做的。   虽然说,探春的个性基调与其“硬件”并不矛盾,但其“硬件”致命伤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其性格基调。使其性格基调逐渐地发生局部变异。随着年龄增长,探春惊讶地发现,强大的社会习俗力量将女性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家庭甚至于闺房等狭小空间内。将女性的职责限定于“女主内”即女红针指等家务事方面,一句话,将女性视作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甚至仅仅是替男性生儿育女的工具。如果说女性还有一点点希望的话,那就是碰到一桩像样点的婚姻。可是缔结什么样的婚姻,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自己完全没有发言权;退一步说,女性即使有发言权,又有多少希望找到那少如凤毛麟角的没有大男子主义等缺点的男子呢。庶出的女儿就更惨了,用王熙凤的话来说就是:“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