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向生平著述考
摘要:吕向实为东平人,非泾州人,生卒年不详,卒年应该在天宝三年到至德二年之间,主要活动在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吕向并非如有的批评者所说“不知何许人也”,而是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物。吕向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进入仕途,官至工部侍郎,可以说一生官运亨通。他能书善文,文词学业颇受当世重视,以才学而得以陪侍太子及诸王文章,所以深受唐玄宗赏识,也为时人称美。吕向文词学业颇精,但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不多,除《美人赋》外,其他作品都已亡佚,《文选》五臣注是其最主要的著作。
关键词:文选;五臣;吕向;生平;著述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153—05
在广泛流传的《文选》注释版本中,除了众所周知的李善注外,还有一部在相当长时期内颇有影响的五臣注。五臣注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工部侍郎吕延祚召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为《文选》所做的集注。因该书进呈皇帝御览,故于五人名字前皆加“臣”字,世称五臣注。但因史料的缺乏,五臣的生平事迹不甚为人了解,其学术水平也无从得知。
从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中,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五臣的身份。五臣中的吕延济或是吕延祚的兄弟①,是参加《文选》注释工作时唯一已经入仕的人员,当时的官职是衢州常山县尉,该职位很低,属于下层官吏。五臣之一的刘良是“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都水使者在唐代属于正五品上,官品不算低,主要掌管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舟檝河渠二署之官属。刘良事迹已不可考,其父刘承祖在中宗景龙四年(710)尚为处士,善占卜,因赞襄玄宗除韦后党有功,遂骤迁高位,后于开元十年因事被流放雷州。五臣中其他三人如张铣、吕向、李周翰,在进呈《文选注》时仍为处士,可能都处于隐居求仕的阶段,但吕向后来步入了仕途,而且官至四品的工部侍郎,深得唐玄宗赏识。五臣中除了吕向在《新唐书》中有传外,其他四人皆无传记资料。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只能通过对五臣之一的吕向的生平事迹进行必要的考述,借此了解五臣之学术及其影响。
《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中·吕向传》载:
吕向,字子回,亡其世贯,或曰泾州人。少孤,托外祖母隐陆浑山。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锦(疑“绵”之形讹)书”。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
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为文章。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天子数校猎渭川,向又献诗规讽,进左补阙。帝自为文,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
以起居舍人从帝东巡,帝引颉利发及蕃夷酋长入仗内,赐弓矢射禽。向上言:“鸱枭不鸣,未为瑞鸟;豺虎虽伏,弗曰仁兽。况突厥安忍残贼,莫顾君父,陛下震以武义,来以文德,势
不得不廷,故稽颡称臣,奔命遣使。陛下引内从官,陪封禅盛礼,使飞矢于前,同获兽之乐,是狎昵太过。或荆卿诡动,何罗窃发,逼严跸,冒清尘,纵醢单于,污穹庐,何以塞责?”帝顺纳,诏蕃夷出仗。久之,迁主客郎中,专侍皇太子,眷赉良异。
始,向之生,父岌客远方不还。少丧母,失墓所在,将葬,巫者求得之。不知父在亡,招魂合诸墓。后有传父犹在者,访索累年不获。它日自朝还,道见一老人,物色问之,果父也。下马抱父足号恸,行人为流涕。帝闻,咨叹,官岌朝散大夫,赐锦彩,给内教坊乐工,娱怿其心。卒,赠东平太守。
向终丧,再迁中书舍人,改工部侍郎。卒,赠华阴太守。尝以李善释《文选》为繁酿,与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等更为诂解,时号《五臣注》。②
本传谓吕向“亡其世贯,或曰泾州人”,此说不足信,吕向实际上应为东平人。据《旧唐书·房管传》载:“房管,河南人……管少好学,风仪沉整,以门荫补弘文生。性好隐遁,与东平吕向于陆浑伊阳山中读书为事,凡十余岁。”房管和吕向同时,生活在开元时期。《新唐书·房管传》亦谓房管“与吕向偕隐陆浑山”,这与吕向传中“少孤,托外祖母隐陆浑山”的记载相合,则吕向实际当为东平人。在唐代人的著作里也明确记载吕向为东平人,唐代窦臮所撰《述书赋》中有关于吕向书法的评论,其中窦蒙注曰:“吕向,东平人。”窦蒙、窦臮兄弟的生活时代距吕向不远,其说应当可信。傅璇琮先生《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吕向、尹愔传论》③一文也据此认为吕向为东平人,同时傅先生认为,吕向世系不明,可能是出身一般平民。
我们还可以在其本传中找到吕向是东平人的内证。据本传记载,吕向出生时,其父吕岌远客他乡。吕向少年丧母,以为其父也客死他乡,就将其父与母招魂合葬。后来,吕向听说父亲尚在人世,但多方寻访无果。忽然有一天,他在退朝途中碰到了父亲,父子抱头痛哭,行人无不为之流涕。唐玄宗听说了这件事,为吕向的孝心所感动,拜吕岌“为朝散大夫,赐锦彩,并给内教坊乐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