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等致姚体备信札考释(中)
【关键词】曾国藩;左宗棠;姚体备;湘军;太平军;清代信札
【摘 要】上世纪40年代初,爱国实业家赵雁秋先生收藏了清末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署皖南道姚体备的一批信札,其书写时间为咸丰十年十二月中旬至同治元年三月(1861年1月-1862年4月),时值湘军、太平军“安庆之战”及皖南拉锯战的关键时期,札中多涉湘军在皖南的军事部署、军饷筹措及安庆战况密报等机密,其书写大多纵横急就、妙契自然,寓性情、襟度、风格于楮墨之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九札
凡4页,纵22厘米,横12.4厘米(图七)。释文如下:
秋浦尊兄年大人阁下:
二十九日未刻接二十七日午刻惠缄,具悉一切。闽贼二十三日窜陷婺源,渔亭防务吃重;大洪岭脚有贼,柏溪防务亦重。阁下欲峰、礼、豫改扎渔亭,均归朱镇军统领,而江军门驻柏溪不动,亦是补救之一法。峰、礼、豫三营各有隐情:峰营有禀来,自请裁遣,极言其勇不可用;礼营杨镇魁亦有禀来,告假省亲,情词痛切;豫营屡请归鲍军统领,不愿归别处统辖。若此三军移扎渔亭,人各一心,闽贼果来,必将不战自溃。豫营久驻历口,深沟高垒,几费经营,尤为安土重迁,不愿移动。凡此等军中隐情不可不细心体察,一拂其情,虽劲旅亦不得力,况劣营乎?鄙意豫营万不可动,峰、礼在黟在渔无甚区别,介乎可动不可动之间。江军门若移渔亭则须全军驻渔,若留柏溪则须全军驻柏,断不可两头兼顾,反致此误事。鄙人向不喜言分兵,亦不喜言兼顾,亦不喜屡调屡动,此三者望阁下时时留意。
接左京堂廿五日信,渠于日内进兵婺源。又闻王梅村观察所带九营于廿七日由麦里桥开赴祁门,此两支若有一支先到,则大局决可无碍。黎寿民到东流后,将来是否回祁,再行斟酌。肃复,即请台安。
愚弟曾国藩顿首
三十日早
此札著录于《全集》之《书札》卷16[33],编者删121字。
所言“ 闽贼二十三日窜陷婺源,渔亭防务吃重;大洪岭脚有贼,柏溪防务亦重”。据咸丰十一年五月三十日曾氏《与沅弟书》云:“闽汀之贼,从德兴于二十三日窜陷婺源。上而渔亭,下而景镇,又同吃紧。”[34]又,咸丰十一年六月初九日曾氏《与沅弟书》云:“祁门之大洪岭,初二日被贼攻破,初三又已退出。”[35]按,咸丰十一年五月中旬,闽、汀的太平军攻陷婺源,而且大洪岭一带亦有太平军出现,危及祁门、休宁,故曾氏对渔亭、柏溪防务再次进行部署。
所言“接左京堂廿五日信,渠于日内进兵婺源。又闻王梅村观察所带九营于廿七日由麦里桥开赴祁门,……” 据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曾氏《复左季高》云:“阁下亲率八营前赴婺源。而此间有云老湘等营将开赴祁门,岂阁下另有后命耶?渔亭空虚,岭防告警,纷纷请兵。若梅村九营能至祁门,则大慰祁休军民之望矣!”[36]又,咸丰十一年六月初八日曾氏《复陈左宗棠军不能赴浙折》云:“婺源县为皖浙绾毂之区,……闽汀大股,头起,二起,由德兴、婺源上窜,图犯徽州。左宗棠已于六月一二日,自统各营前赴婺源,一面与张运兰等约会夹击闽汀之贼,一面谋所以保守徽州兼保婺源饶景之策。” [37]婺源介皖、浙、赣之要冲,故曾氏谘商左宗棠驻扎婺源,王梅村开赴祁门,以扼太平军之来犯。
此札非曾氏手书,且最后“三十日早”四字书风、墨色与正文有别,当为后添。《日记》咸丰十一年五月廿九日云:“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写九弟信一,口占左季高信、姚秋浦信一。”[38]可知此札口占于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1861年7月6日),三十日早发出,地点为东流。
按,以上第五至第九札凡5通,其时间紧凑,事关重大,可见姚氏所负之重任。据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曾氏《与沅弟书》云 :“皖南道拟以姚秋浦署理,吏事较凯章略熟,又与张、朱、唐三人相得耳。” [39]又,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曾氏《拣员署皖南镇道折》云:“查有江西候补知府姚体备,由进士知县,分发江西,历著循声。上年经臣札调来皖,委办营务处,器识恢宏,不惮艰险。现奉谕旨饬臣保举道府大员,该员堪膺斯选,合无吁恳天恩,将江西候补知府姚体备,以道员归于安如补用。如蒙俞允,即令署理徽宁池太广道缺,于军务地方,均有裨益。” [40]《钦定剿平粤匪方略》载:“上谕内阁曰:‘……江西候补知府姚体备著以道员归于安徽补用,并署理安徽徽宁池太广道。’”[41]可见这5通信札所书时间正值两江总督曾国藩保举姚氏署理徽宁池太广道(即皖南道,正四品)的前后,此职为皖南最高官员,负有守土之责。
第十札
凡3页,纵25 厘米,横13.5 厘米(图八)。释文如下:
秋浦尊兄年大人阁下:
接初四申刻惠书,具悉一切。左公信来,已分起进驻婺源,计初四五到矣。婺源有重兵则徽、休稳,景镇有重兵则祁门稳,岭内大致已安。
白茅岭在何处,何以距祁仅四十里而鄙人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