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寿铨和黄兴的深厚友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李寿铨和黄兴的深厚友情   我父亲李寿铨(1859―1928),字镜澄,江苏扬州人,祖籍丹徒。与人共同创办安源煤矿近30年。他受黄兴的引领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下我以第三人称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   李寿铨一肩承担建矿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势孱弱;光绪维新,积弱图强。在改革家张之洞和实践家盛宣怀两位大臣的倡导下,有识之士,主张引进西方技术,兴办邮电、铁路、银行、矿山诸端。我的父亲李寿铨,原在扬州安定、梅花两书院执教,迅速接受了西方维新思想。斯时,全国铁路总公司事务督办大臣盛宣怀檄调武进人张赞宸挂帅,开发江西萍乡安源煤矿。首要是延揽人才。李寿铨便经友人介绍由张赞宸邀请,两人约好在上海见面。他们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张赞宸当即邀约李寿铨同往江西。   安源,原是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治东南14里的一个山村,其下煤蕴丰富,惟沉睡千年,未遑开发。   1897年夏、秋,张赞宸偕李寿铨及德国矿师赖伦等多次间道赴萍,跋涉入山实地考察,认为安源为最理想的建矿基地,建议运用西法,大举开采。这些意见迅速得到盛宣怀的采纳,立即会同张之洞奏准清廷开办萍乡煤矿。   1898年3月22日(光绪廿四年三月初一日),萍乡煤矿总局成立于安源地方。张赞宸任总办,李寿铨任机矿处长。张赞宸长于理财,经常奔走于沪汉一带,负责筹款、交涉、联系工作等事务;而建矿工程的全部领导工作,则由李寿铨常川坐镇安源,一肩承担。   他在此期间,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惨淡经营,艰苦备尝。经过十年的艰难创业,大功终于告成,使荒僻无人之境,变为通衢繁富之场。矿以外天梯石栈,厂房云连;矿以内毂击肩摩,煤巷如市。萍矿的煤炭,除主要供应汉厂外,还运济各省厂埠,有时远销至日本和美国旧金山。成为远东的大煤矿之一。   黄兴送来《血泪书》邀请信   这时已届清朝末季,政治腐败,丧权辱国,李寿铨耳闻目睹,思想上乃由向往维新变法而逐步具有迫切要求变革的愿望。光绪廿九年(1903)冬,李寿铨在安源半山腰桐梓坡私人寓所中,一天晚上,忽有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拜访。其人像貌堂堂,身材魁梧,年约30岁,长沙口音,虽是商人打扮,令人一见就肃然起敬。来人自称明德学堂教习,秘密来安源,故未通过办公室,迳来尊寓。原来其人即革命领袖黄兴。黄兴见左右无人,使开门见山地说:“我刚从长沙组织成革命团体‘华兴会’,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对外称‘华兴公司’,以兴办矿业为宗旨。并提出发展工业特别是采煤工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理想。久闻先生锐志振兴实业,救国兴民,特来邀请入会。”他立即取出一封邀请信,题名《血泪书》,并读其中词句有:“凡属炎黄子孙,急宜奋起图存,誓驱鞑虏出关,否则瓜分之日立至。血泪陈词,伫望速起。”李寿铨这一时期的爱国思想,正需要有一个革命组织来引导。他初次听到“革命”、“推翻清廷”、“炎黄子孙”、“誓驱鞑虏”这些新名词,感到非常新鲜,非常崇高,又非常亲切。对黄兴风度和言谈,由衷钦佩。当即正襟危坐表态道:“华兴会的宗旨和本人主张不谋而合,本人表示愿参加华兴会的组织,与诸君共同奋斗!”黄兴一听,立刻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我就是华兴会会长,现在我代表组织正式接纳李寿铨为华兴会会员。”两人随即紧紧热烈长时间地握手致意。黄兴随又取出一本小册子,封面刻着邹容著《革命军》三个人字,递给李寿铨说:“这本小册子《革命军》是清廷禁书,很不容易弄到。外边暗中秘密流传,弄一本要十两银子。华兴会搞到几本,特赠送一本,可以从中汲取教益。”李寿铨敬谨收下。当晚两人倾谈,推心置腹,志同道合,时已夜深,李寿铨就留黄兴在山斋同榻,抵足而眠,自此引为莫逆。翌晨黄兴离去继续进行发展会员的工作。   经黄兴介绍入同盟会   李寿铨秘获《革命军》一书,于黄兴别后,连夜迫不及待挑灯夜读。他读完《革命军》,掩书而起,不禁仰天长啸道:“《革命军》必须天天读,循环读。”他重读之下,便逐字逐句,或圈点,或加批注心得。每读一遍,革命意志就更加坚定一层,并在书末濡笔书写道:“凡致力于革命者,不可不读《革命军》,凡真诚致力革命者,不可不天天诵读《革命军》,凡有志推翻清廷、缔造共和者,尤不可不循环仔细诵读《革命军》。”从此革命意志就更加强烈。   光绪卅一年(1905)八月,华兴会和兴中会等合并为统一的同盟会,孙中山和黄兴任正副领袖。李寿铨便首先经黄兴介绍参加同盟会。自此,李寿铨以安源为基地,积极支持和多次掩护黄兴的革命活动。黄兴先后手赠李寿铨照片多帧。并亲书对联赠李寿铨,联曰:“襟怀欲吐天开朗,意气相倾山可移。”以纪念两人深厚的革命友谊。又书赠横额:“博雅”两个大字,其上加盖一长方白文图章,文曰“铲除世界一切障碍使者”十个字,于此可见黄兴气魄之雄伟和抱负之宏远。后来,全国著名文史掌故家郑逸梅于1988年著《书林片叶》,特将黄兴书赠李寿铨并钤此图章事记载其书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