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硕士论文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 1.绪论 1.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放松金融管制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在主要的 发达国家不断的深化,并带动拉美和亚洲的主要的新兴的市场发展中国家先后走 上方式不尽相同的金融自由化之路。金融自由化改革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 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整体上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从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历程中,可以得出~些启示: 金融自由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优化配置资金资源的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对 于一个希望完全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国家来说,建立一个实质性的金融自由化体 系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但金融自由化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先后出现了诸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及亚洲 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因此,在金融自由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 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就成为各国政府面 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通过建模研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分析了金融自由化环境下 银行风险和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金融自由化侵蚀了银行的特许权 价值,增加了银行投机的动机。伴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自由化而来的资本帐户的 自由化对银行危机同样有重要影响。但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一国在金融自由化进 程中没有伴随着谨慎的金融监管。突出表现在金融监管的不当、滞后和不力等方 面。世界银行研究管制政策的著名专家迪米塔.维塔曾提出衡量适度金融监管的 标准是稳定性、效率性和安全性的统一;金融体制的安全与稳定是金融管制的核 心,而效率是金融管制的生命。只有注重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化的适度性和协调 性,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统一。 2000年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步伐, 月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迈开了利率自由化改革的步伐, 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项目的开放 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借 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硕士论文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 1.2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贪绍选题的意义、研究对象以及论文的结构 安排。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 革的历程和影响。由于70年代末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应起,美 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纷纷进行了以放松金融管制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促进了金融 市场效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为摆脱金融压抑。也走上了以金融深化为主的金融 自由化道路。本章以发达国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为例,具体分析了两国 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和自由化改革给两国金融业带来的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20世纪以来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变迁。选取了20世纪 的一百年作为考察金融监管理论和金融监管实践变迁的区间,分析了金融监管理 论演化的经济学背景和金融监管目标、主客体和方式方法的变迁并展望了2l世 纪的金融监管。同时研究了巴塞尔监管思想深化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为 建立中国21世纪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四章通过建模研究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本章分析了金融 危机特别是银行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下最优监管制度的构 建。同时研究了利率自由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给一国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以及监 管当局相应的监管措施。金融自由化带来了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创新和监管是 动态的博奕过程,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也促进了金融监管的调整。 最后对监管失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监管当局走出监管失灵的措施。 第五章主要是对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 议。本章首先指出了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则,接着分析了我国利率自由化改 革的现状、前提条件、次序安排以及改革的安全模式。最后对我国资本项目的开 放前提条件、开放的模式选择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和看法。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

文档评论(0)

ww88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