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福生科罪与罚
编者按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IPO情结不止体现在企业身上。地方政府、上市企业、中介机构、市场操盘主力等各方利益纠葛下,试问今日泥沙俱下的股票市场,又有多少企业经得起考验?万福生科造假案,挑战的无疑是公众的信任底线。
万福生科涉嫌造假绝对是最近资本市场的大事件。2011年9月,这家位于湖南常德的稻米加工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格25元/股。没想到短短一年后,就因涉嫌违反有关证券法律法规,被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随后,万福生科承认财务造假,并遭深交所两次公开谴责。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IPO上市带来的万千荣耀,曾经的“稻米深精加工第一股”就被媒体封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截至本文发稿,万福生科股价暴跌至5.08元。
“作为一名扔掉铁饭碗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公司的业绩是真实的。”2012年7月31日,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还在深交所互动易交流平台如此表态,现如今却只剩无奈,“造那么狠的假干什么?”
“9个账套”
2012年9月15日,万福生科公告被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这起“财务造假”案就此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有媒体报道,案发缘由在于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对万福生科进行常规稽查,从其银行流水中查了资金流向,对照后发现虚增。然而据说当时万福生科财务总监覃学军一下子上交了“9个账套”,才是事态骤变的真正原因。
时任公司财务总监主动上交“9个账套”,这难免出人意料。
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接受采访时对记者回忆,证监局的常规稽查始于去年8月。本是对新上市企业的一次普通走访,“巡检过程中,财务总监(覃学军)确实也是(不应该),有的东西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了。”
一名接近湖南证监局的消息人士对此并未否认,表示“确是通过常规稽查发现问题,几天后就(决定)立案。”但他更强调,万福生科累计虚增过大,“现场稽查是能查出问题的。”
业绩虚增有多大?据后来深交所公告称,万福生科在上市前的2008年到2011年期间,虚增营业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而此前,万福生科宣称的四年内净利润是1.8亿元,也就是说,其实际利润只有2000多万元,九成的利润都是子虚乌有。
消息一出,各方震惊。曾经的“稻米精加工第一股”顿时沦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据了解,湖南证监局8月的常规稽查持续十多天,前后调取资料包括财务报表和内部文档,对应时间横跨公司上市前后。面对来稽查的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关于“(龚永福)董事长要做不成”、“要被送到牢里”的话,龚永福一度喊出了“进牢里我也还是董事长”的气话。但与此同时,他迅速奔走,希望在湖南省内“解决”问题。
没想到湖南证监局上报证监会的速度更快,“会里也很快立案。”2012年9月18日,万福生科迎来湖南证监局督察组和证监会稽查总队,监管层在公司现场开具了《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封存了财务等两间办公室和相关资料。
此后,龚永福还托其“老师”,也就是万福生科上市的敲钟人袁隆平,给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写信”。据说湖南省当地有关部门也有意赴北京“拜访”。但种种努力均告失败。事态迅速恶化。不差钱的亿万富翁
时至今日,龚永福依然认为,作为造假涉案人的覃学军并非刻意暴露公司造假,“不会是故意的,没有必要,万福生科从小做大她一直在,一起做事也这么多年了。”
这家偏居湖南省常德市桃园县的民营企业,主营大米精加工产品的研发、销售和生产。据龚永福自己透露,上市前他已是“亿万富翁”,企业年利润几百万、上千万元,不缺现金。
既然企业不缺现金,为什么选择上市,继而因造假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回顾过往,龚永福的“发家”颇有“机缘”成分,在常德市领导乃至湖南证监局相关人士看来,龚至今仍是农民企业家的形象。
资料显示,龚1980年自部队转业后至1994年在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粮站工作,其妻杨荣华则自1989年开始搞个体户。“1989年就赚到100万元,周围人都说是‘投机倒把’搞粮油,要追查要上缴。”龚回忆,当时他们夫妇商定,“说什么也不上缴,存折缝在军大衣的袖子里,天天穿着走,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1995年,桃源县粮食系统改制,龚才正式“下海”创业。
此后,随着生意做大,龚与覃学军结识。覃上世纪80年代至1997年先后担任过桃源县一家木材公司的会计和一燃气公司的财务经理。她丈夫则在桃源县税务部门任职。1996至1997年间,当地税务局检查龚的公司,此时,覃在税务局下属咨询事务所兼职。一来二往,龚与覃渐渐相熟。龚回忆,1998年“干脆请覃来我们这做会计,正好没人做账。”此后,覃一直在龚的企业中任职。
据接近覃的人士透露,她称当初主要是为了“帮忙”,也没想到做这么大,压力很大。龚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