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建设——以湖北问津书院为中心的研究.pdfVIP

地方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建设——以湖北问津书院为中心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确州拳列2013.04 LAN ZHoU XUE I(AN 地方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建设 以湖北 问津书院为中心的研究 刘 元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 问津书院因孔子 “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 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 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 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关键词】 地方士绅;问津书院;地方文化;秩序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3)04—0056—05 [收稿 日期] 2012—12—09 [作者简介]刘元,女,湖北仙桃人,历史学博士,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湖北历史与文化。 书院是地方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关系到一地的 复书院,派人至山东曲阜塑孑L子圣像供奉院中,并延 文教兴盛。作为地方社会重要的公共事务,书院的 请郭庆、吴良吉、耿定向至书院讲学,问津书院逐渐 建设一直得到地方士绅的大力支持。湖北问津书院 开始大兴。由于学生人数 日增,时任书院山长的耿 为孔子过化之地,一直为地方官府和绅民所重视。 定向建议择地扩建新书院,具体事项由其学生萧继 明清时期问津书院的发展历程,集中反映了地方士 忠主持完成。万历三十四年 (1606),萧继忠组织地 绅在公共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其为个案, 方官绅捐 资筹款,重修 书 院。万历 四十三年 对明清以后士绅在问津书院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与 (1615),新书院建成。以新书院为依托,“问津之盛 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作简要论述。 遂擅天下”。 一 、 地方士绅与问津书院建设 明清易代之后,书院在战火中被毁,仅存正殿三 问津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的旧街 间。继书院砥柱萧继忠去世之后,书院 日趋衰退。 镇黄林乡的孔子河畔,因孔子 “使子路问津”而得 直到清顺治年间,有潜江训导王士垅管理书院,书院 名。书院经元、明、清三朝,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 得以重新开课。清康熙六年(1667),地方士绅邹亘 史。在明末清初时,曾名噪一时,几与当时著称天下 初、操之盛等重修书院,请知县陈文枢 “作记”。道 的庐山白鹿洞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苏无锡 光七年(1827),“举人胡玉森、增贡钱履和、生员胡 的东林书院、京都的首善书院齐名。 华润,在耦耕堂后捐建理事斋一所,礼科给事中麻城 (一)修建书院 袁铣记” (卷5书院)。咸丰年间,书院再次遭受太 问津书院作为书院的开端,最早源于宋末元初, 平军的打击,当时黄冈知县组织团练,书院师生参与 江西儒学提举龙仁夫到问津之地筑室讲学。此后, 其中,书院遭毁,停止活动十余年。至同治年间,书 一 直未有大的发展。明朝成化年间和弘治年间,副 院在地方士绅的支持下才渐复元气,仪门、正殿、讲 都御使舒昆山、黄州太守卢浚相继重修问津书院,规 堂得到修复,并新建有文昌阁、魁星楼,每年的祭祀 模都不大。隆庆元年(1567),黄冈l太守孙光祖等修 活动在此隆重举行。书院虽几经战火和岁月的侵 56 蚀,但一直有地方士绅前仆后继地对书院进行管理 虽逐年补修而庙貌渐倾”,有黄 自芳、操鹏、夏英俊 和维护,使书院得以保持。 等 “募众乐输”,对院宇进行改造,并在院外建立文 (二)书院建置和管理 昌阁②(问津院志 ·艺文)。嘉庆六年 (1801),邑士 元明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